安帖
基本解釋
(1).安定、平靜。 漢 焦贛 《易林·離之無妄》:“安帖之家,虎狼與憂。”《魏書·游肇傳》:“且新附之民,服化猶近,特須安帖,不宜勞之。” 宋 司馬光 《申明役法札子》:“一兩月間,州縣定差已了,別無詞訟,人情安帖。”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胭脂》:“判牒既下,意始安帖。”
(2).妥貼。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吾見名士,亦有呼其亡兄弟為兄子弟子門中者,亦未為安帖也。”
(3).踏實。 老舍 《四世同堂》十一:“ 曉荷 心中還不十分安帖,可是又不敢勞動皇后御駕親征,只好答應下來。”
成語(Idiom):安帖
發音(Pronunciation):ān ti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情平和、安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安帖是由“安”和“帖”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安指安定、平靜,帖指平穩、安適。安帖的基本含義是指心情平和、安定。它形容人心情平靜,沒有煩惱、焦慮或不安的情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安帖常用于形容人的心境或狀態,特別是在面對困擾、挫折或壓力時保持平靜、坦然。可以用來表達對他人的安慰、勸慰和鼓勵,也可以用來形容自己在逆境中保持冷靜和堅定的心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安帖這個成語最早出自《莊子·外物》:“帝嚳與于葛山之阿,曰:‘我聞君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以故不危也。’”這句話意思是指君子不因外在的事物而感到喜悅或悲傷,而是時刻保持警覺和思考,時刻準備著面對危險。后來,人們將其中的“居安思危”這個觀念提煉出來,形成了成語“安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困境中保持著安帖的心態,從容應對各種挑戰。
2. 她的安帖心態讓她在壓力下依然保持著良好的狀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安帖與平靜、安定的心情聯系在一起,形成聯想。可以想象自己在面對困難時保持平靜的心態,像一張安穩的帖子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情緒、心態相關的成語,如“泰然自若”、“心平氣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考試前總是很緊張,但是我要學會保持安帖的心態。
2. 初中生:面對挫折,我們應該保持安帖的心態,不要輕易放棄。
3. 高中生:考試成績出來了,雖然不理想,但是我要保持安帖的心態,繼續努力。
4. 大學生:工作壓力很大,但是我要學會在工作中保持安帖的心態,不被困擾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