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麻痺不仁(má bì bù rén)
發音(Pronunciation):má bì bù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麻痺不仁是指某人因久病或長期受折磨,導致身體某部位失去知覺,無法感受痛苦或快樂。也用來形容人心冷漠、沒有同情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麻痺不仁這個成語源自中醫學術語,描述了人體某部位由于疾病或外傷導致神經失去知覺的情況。在引申義中,麻痺不仁表示人心冷漠,缺乏同情心和對他人痛苦的感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麻痺不仁常用于形容某人對他人的痛苦、困境或不幸漠不關心,缺乏同情心和憐憫之情。也可以用來指責某人對社會問題或公共利益的冷漠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麻痺不仁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但它的意義來自中醫學術語。中醫認為,當人體某部位失去知覺時,就會麻痺不仁。這個概念在擴展使用時,形容了人心冷漠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麻痺不仁是一個由兩個動詞組成的成語,其中“麻痺”表示失去知覺,而“不仁”表示沒有同情心。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別人的困境總是麻痺不仁,從不伸出援助之手。
2. 這個社會越來越冷漠,人們對他人的痛苦都麻痺不仁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麻痺不仁與中醫治療相關聯,想象一個病人因為長期病痛而失去了某個部位的感覺,無法感受到痛苦或快樂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同情心、冷漠態度相關的成語,如冷若冰霜、漠不關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看到同學受傷了,卻麻痺不仁地繼續玩耍。
2. 初中生:在面對災難時,我們不能麻痺不仁,應該伸出援助之手。
3. 高中生:社會上存在很多冷漠現象,人們麻痺不仁地對待他人的問題。
4. 大學生:面對社會的不公平現象,我們不能麻痺不仁,應該積極參與改變。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對你理解和記憶“麻痺不仁”這個詞語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