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庇
成語(Idiom):鼎庇 (dǐng bì)
發音(Pronunciation):dǐng b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得到庇護或保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鼎是古代用來烹煮食物的三足鍋,庇指庇護、保護。成語“鼎庇”比喻得到有力的庇護或保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得到高層領導或有力人士的庇護,或者在困境中得到強大力量的支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鼎庇”來源于《左傳·昭公十七年》記載的故事。昭公是春秋時期晉國的一個君主,他被稱為昭公是因為他非常明智公正。昭公在位期間,常常庇護賢能之士,為他們提供保護和支持。因此,后人用“鼎庇”來形容得到高層領導或有力人士的庇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具體結構為“鼎 + 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他最困難的時候,得到了領導的鼎庇,順利渡過了難關。
2. 這個年輕人得到了大公司的鼎庇,迅速成為了行業的佼佼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鼎庇”。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個小鳥,被一只巨大的鼎庇庇護著,感受到了庇護的溫暖和安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庇護、保護相關的成語,如“庇佑”、“庇蔭”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是我們學習的鼎庇,她總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2. 中學生(13-18歲):學校的領導給予了我們的社團鼎庇,我們能夠更好地開展各項活動。
3. 大學生(19-22歲):大學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資源,是我們求知的鼎庇。
4. 成年人(23歲及以上):在職場上,得到上司的鼎庇對于個人的發展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