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
基本解釋
(1).猶對揚。答謝頌揚。《詩·周頌·清廟》:“濟濟多士,秉 文 之 德 ;對越在天,駿奔走在廟。” 王引之 《經義述聞·毛詩下》:“‘對越在天’與‘駿奔走在廟’相對為文。‘對越’猶對揚,言對揚 文 武 在天之神也……揚、越一聲之轉。” 漢 班固 《典引》:“亦猶於穆猗那,翕純皦繹,以崇嚴祖考,殷薦宗配帝,發祥流慶,對越天地者。” 宋 蘇轍 《論明堂神位狀》:“今者皇帝陛下對越天命,逾年即位。”
(2).指帝王祭祀天地神靈。 晉 劉琨 《勸進表》:“臣聞天生蒸人,樹之以君,所以對越天地,司牧黎元。”《宋史·禮志二》:“當愁慘之際,行對越之儀,臣等實慮上帝之弗歆。”《續資治通鑒·元泰定帝泰定四年》:“天子親祀郊廟,所以通精誠,逆福釐,生蒸民,阜萬物,百王不易之禮也。宜講求故事,對越以格純嘏。”
成語(Idiom):對越
發音(Pronunciation):duì yu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相互對待、相互對策、相互制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對越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對”意為相互,互相;“越”意為跨越、超越。整個成語表示相互對待、相互對策、相互制約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對越一詞通常用于描述兩個或多個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它可以用來形容兩個國家、組織或個人之間的相互競爭、相互合作,也可以用來形容兩個觀點、理論或方法之間的相互對立、相互補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對越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卷四十四·韓陵釋箴上》中,原文為:“對越者,越之對也。”據說,這句話出自韓非子,意為越國(今越南)和中原地區的國家相互對待、相互制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對越是一個由兩個單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兩個國家之間的經濟競爭是相互對越的。
2. 這兩種方法可以相互對越,達到更好的效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對越”記憶為“相互對待、相互制約”。可以想象兩個人站在一條線上,彼此對視,互相制約。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對越”相關的成語,如“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上的隊員們互相幫助,共同努力,對越提高籃球技術。
2. 初中生:在國際競賽中,中國隊和越南隊互相對越,爭奪冠軍。
3. 高中生: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可以相互對越,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
4. 大學生:在團隊合作中,每個成員的不同專長可以相互對越,促進項目的成功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