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釣魚,愿者上鈎
基本解釋
《武王伐紂平話》卷下:“ 姜尚 因命守時,直鉤釣 渭水 之魚,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 尚 自言曰:‘負命者上釣來!’”后以“太公釣魚,愿者上鉤”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毛澤東 《別了,司徒雷登》:“ 美國 人在 北平 ,在 天津 ,在 上海 ,都灑了些救濟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彎腰拾起來。 太公 釣魚,愿者上鉤。嗟來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成語(Idiom):太公釣魚,愿者上鈎
發音(Pronunciation):tài gōng diào yú, yuàn zhě shàng gō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以虛偽的手段引誘人上當受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太公是指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太公望,他以釣魚的方式來治理洪水。這個成語中的“太公釣魚”是指太公用釣魚的方式引誘魚上鉤,而“愿者上鉤”則是指愿意上鉤的人自愿上當受騙。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比喻以虛偽的手段引誘人上當受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利用誘餌或詭計引誘他人上當受騙的情況。比如,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利用虛假的承諾欺騙他人,或者某人利用花言巧語迷惑他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傳說。相傳,太公望是商朝時期的一位賢人,他被封為太師,負責治理洪水。太公望用釣魚的方式來治理洪水,他在河邊釣魚時,故意將魚餌放在離自己很遠的地方,引誘魚上鉤。后來,這個故事被用來形容某人以虛偽的手段引誘他人上當受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太公釣魚”和“愿者上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用甜言蜜語太公釣魚,讓我上了他的鉤。
2. 這個騙子利用假的中獎信息太公釣魚,許多人都上了他的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太公的形象和釣魚的場景結合起來,想象太公用釣魚的方式引誘魚上鉤,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太公望的傳說和其他與釣魚相關的成語,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用甜言蜜語太公釣魚,讓同學們上了他的鉤。
2. 初中生:這個騙子利用虛假的游戲禮包太公釣魚,很多人都上了他的鉤。
3. 高中生:他利用政治口號太公釣魚,讓選民們上了他的鉤。
4. 大學生:這個公司用虛假的廣告太公釣魚,吸引了很多消費者上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