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谷
基本解釋
(1).不得養;不得相養。《詩·小雅·小弁》:“民莫不穀,我獨于罹。” 鄭玄 箋:“穀,養。天下之人無不父子相養者,我大子獨不然,日以憂也。”《詩·小雅·蓼莪》:“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
(2).不善。古代王侯自稱的謙詞。《老子》:“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穀,一本作“ 轂 ”。《左傳·僖公四年》:“ 齊侯 曰:‘豈不穀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穀同好,如何?’”《史記·韓世家》:“不穀國雖小,已悉發之矣!” 漢 劉向 《說苑·正諫》:“ 莊王 曰:‘善,不穀知詘。’”
(3).不長五谷。《逸周書·文傅》:“土可犯,材可蓄,潤溼不穀,樹之竹,葦、莞、蒲。”穀,《汲冢周書》作“谷”。
成語(Idiom):不谷
發音(Pronunciation):bù g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用種植谷物,即可自然而然地有谷物收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谷是一個比喻,形容事物自然而然地得到好的結果,不需人為操勞。不谷的意思是不需要種植、耕種,卻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到豐收。它強調事物的發展和收獲是由自然規律決定的,而不是靠人為的努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不谷這個成語多用于形容人的品質、行為或者事物的發展和結果。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努力付出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好結果,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件事情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成功。在商業、教育、農業等領域都可以使用不谷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不谷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莊子·天下》一章。故事講述了莊子和一個農夫的對話。農夫告訴莊子,他不耕種田地,也不需要澆灌,卻能夠得到豐收。莊子聽后非常驚訝,于是詢問農夫的種植技巧。農夫回答說,他只是遵循大自然的規律,讓萬物自然生長,不需要過多的人為干預。莊子聽后恍然大悟,將這個故事記載在《莊子》一書中,后來逐漸演變成了成語不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谷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是“不”,表示否定,第二個字是“谷”,表示谷物。結構簡潔明了,容易理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努力終于得到了回報,取得了不谷的成績。
2. 這個項目不需要額外的投入,就能夠實現不谷的收益。
3. 這個學生不用花太多時間學習,考試成績卻一直很好,真是不谷之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不耕種而得豐收”這個故事聯系起來記憶不谷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一個農夫不用耕種田地,卻能夠得到豐收的場景,將這個故事和不谷這個成語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不谷,還有許多與農業相關的成語,如“秋后的螞蚱”、“稻草人”等,可以進一步了解和學習這些成語,拓寬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用特別努力,也能得到好成績,真是不谷之才。
2. 初中生:他不用花太多時間學習,考試成績卻一直很好,真是不谷之人。
3. 高中生:這個項目不需要額外的投入,也能夠實現不谷的收益,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