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拜
基本解釋
長跪后兩手相拱至地,俯首至手為拜。重復三次,謂之三拜。(1)古人相見以再拜為常禮,唯遇特殊情況乃三拜,以示情切。《左傳·僖公十五年》:“ 秦 獲 晉侯 以歸…… 晉 大夫三拜稽首。” 北周 宣帝 時,始改三拜為常禮。《周書·宣帝紀》:“﹝ 宣政 元年九月﹞詔諸應拜者,皆以三拜成禮。”參閱 趙翼 《陔馀叢考·再拜三拜四拜五拜》。(2)主人對眾賓行禮,不及一一相拜,僅以三拜表示。《儀禮·鄉射禮》:“主人西南面三拜眾賓,眾賓皆答一拜。” 鄭玄 注:“三拜,示徧也。” 賈公彥 疏:“三拜示徧也者,眾賓無問多少,止為三拜而已,是示徧也。”(3)佛教以三拜表示身、口、意三業歸敬。 宋 道誠 《釋氏要覽·禮數》:“今釋氏以三拜首,蓋表三業歸敬也。《智論》云:內式禮拜,大約身口業也。佛法以心為本,以身口為末。故三拜為禮數也。”
成語(Idiom):三拜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b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拜見長輩、上級或師長時行三拜的禮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拜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禮儀,表示對長輩、上級或師長的尊敬和敬意。在執行三拜時,行者先跪下,雙手合十,頭低下至地,然后向前跪拜一次,再次跪拜時向左側拜,最后向右側拜,共計三拜。這個動作代表著行者對長輩或上級的虔誠敬意和恭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拜通常在以下場合使用:
1. 拜見長輩:當年輕人見到長輩時,可以行三拜以示尊敬。
2. 拜見上級:當下屬見到上級時,可以行三拜以示恭敬。
3. 拜見師長:當學生見到老師時,可以行三拜以示對老師的敬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拜作為一種傳統禮儀,起源已久。中國古代的禮儀制度非常嚴格,人們在見到長輩、上級或師長時,必須行三拜以示敬意。這個習俗源于古代的尊卑等級觀念和家族制度,通過三拜來表達人們對長輩或上級的尊重和敬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拜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學生在老師生日時行三拜,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2. 小明見到爺爺時,恭敬地行了三拜。
3. 在中國傳統婚禮中,新娘和新郎要向雙方父母行三拜,表示對父母的敬意和感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為了記憶“三拜”這個詞語,可以使用以下技巧:
1. 關聯動作:想象自己在見到長輩或上級時,跪下行三拜的場景,將這個動作和“三拜”這個詞語聯系起來。
2. 反復練習:多次重復朗讀和書寫“三拜”,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禮儀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的傳統禮儀和成語,例如“拜師學藝”、“拜堂”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看到爺爺的時候,會行三拜來表達我的尊敬和愛。
2. 初中生:在學校領導面前,我們要行三拜,表示對他們的敬意和感謝。
3. 高中生:在參加學校畢業典禮時,我們要向校長行三拜,表示對他的感激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