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壝
基本解釋
圍繞祭壇的矮土墻。亦泛指祭壇。《魏書·禮志一》:“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天一、太一、北斗、司中、司命、司祿、司民在中壝內,各因其方。其餘從食者合一千餘神,餟在外壝內。”《隋書·禮儀志一》:“請五帝座悉於壇上,外壝二十八宿及雨師等座,悉停為坎。”《宋史·禮志二》:“ 仁宗 天圣 六年,始筑外壝,周以短垣,置 靈星門 。”
成語(Idiom):外壝
發音(Pronunciation):wài w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外面的堅固壁壘或防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外壝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外”表示在外部,指的是外面的地方;“壝”表示堅固的壁壘或防線。因此,外壝的基本含義是指外面的堅固壁壘或防線。在比喻意義上,外壝也可以表示困難、障礙或阻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外壝通常用來形容面對困難、障礙或阻礙時需要克服的堅固壁壘。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場景,例如工作、學習、人際關系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外壝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確,但它是中國古代文化中常用的成語之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外壝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面對困難時,我們要勇敢地沖破外壝,迎接挑戰。
2. 這個項目面臨著很多外壝,但我們相信只要團隊齊心協力,一定能夠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外壝這個成語可以使用聯想記憶法。可以將“外壝”聯想為一座堅固的城墻,表示面對困難時需要打破這座城墻,克服困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成語的使用方法和意義,可以參考相關的成語詞典或學習資料。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們要勇敢地面對外壝,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
2. 初中生(13-15歲):在備戰中考時,我們要沖破外壝,爭取進入理想的高中。
3. 高中生(16-18歲):面對高考的壓力,我們要堅定信心,克服外壝,取得優異的成績。
4. 大學生(19-22歲):在創業的道路上,我們要越過一個個外壝,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