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厭
基本解釋
(1).不嫌;不加以排斥。《論語·鄉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韓非子·難一》:“戰陣之間,不厭詐偽。”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凡此皆有倫有脊之言,雖巧而不厭其巧。”
(2).不合。《文選·班彪<王命論>》:“取舍不厭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茍昧權利,越次妄據,外不量力,內不知命,則必喪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厭,合也。”
(3).不滿足;不飽。厭,通“ 饜 ”。《楚辭·離騷》:“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史記·伯夷列傳》:“然 回 也屢空,糟穅不厭,而卒蚤夭。”《漢書·王莽傳中》:“富者犬馬餘菽粟,驕而為邪;貧者不厭糟糠,窮而為姦。” 明 方孝孺 《贈金溪吳仲實序》:“必學於詩、書、禮、樂、六藝之文至於終身而不厭。”
(4).不服。《漢書·景帝紀》:“諸疑獄,若雖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厭者,輒讞之。” 顏師古 注:“厭,服也。”
不魘,不做惡夢。厭,通“ 魘 ”。
英文翻譯
1.not mind doing sth.; not tire of; not object to
成語(Idiom):不厭(bù yàn)
發音(Pronunciation):bù y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感到厭煩,不厭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不厭是指對某種事物不感到厭煩,不覺得疲倦。表示對某種事物或情況能夠持續保持興趣和熱情,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感到厭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適用于形容對某種事物持久的興趣或熱情,不因時間的推移而減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不厭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邶風·綢繆》中,寫的是一個人對于自己的工作不感到厭倦,能夠持之以恒地去做。后來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厭是由“不”和“厭”兩個字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于學習不厭不倦,每天都會堅持自己的學習計劃。
2. 這個藝術家對于創作一直不厭其煩,不斷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對于一件事情永遠都不會感到厭倦,總是充滿熱情和興趣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不厭”相關的成語,如“不屈不撓”、“百折不撓”等,加深對于堅持不懈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對于學習數學不厭倦,每天都會認真完成作業。
2. 初中生:他對于打籃球不厭,每天都會去訓練。
3. 高中生:我對于學習英語不厭,每天都會背單詞。
4. 大學生:他對于科研不厭,每天都會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5. 成年人:她對于讀書不厭,每天晚上都會抽出時間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