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
基本解釋
(1).三個根本。禮的三本。指天地、先祖、君師。《荀子·禮論》:“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立元神》:“明主賢君必於其信,是故肅慎三本。” 凌曙 注引《大戴禮》:“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宗祀先祖而寵君師,是禮之三本也。”
(2).三個根本。治國之三本。指德、功、能。《管子·立政》:“君之所審者三:一曰德不當其位;二曰功不當其祿;三曰能不當其官。此三本者,治亂之原也。”
(3).古時內府藏書,圖籍各備正本、副本、貯本,合稱三本。《北史·刑邵傳》:“ 炎漢 勃興,更修儒術。故 西京 有六學之義, 東都 有三本之盛。”《新唐書·百官志二》:“祕書郎三人,從六品上。掌四部圖籍。以甲乙丙丁為部,皆有三本,一曰正,二曰副,三曰貯。凡課寫功程,皆分判。”
(4).三個本源。 姚華 《論文后編·目錄上》:“于是賦有三本:其一承《詩》,其次擬《荀》,其次宗《楚》。”
成語(Idiom):三本(sān běn)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bě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三本指的是三個本子,表示數量為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本是一個數字成語,由數字“三”和名詞“本”組成。表示數量為三個,強調數量的固定性和確定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本常用于描述數量為三的事物,可以用于各種場合,如描述三本書、三本文件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本沒有特定的故事起源,它是從漢代的《爾雅》一書中引申而來的。在古代,人們使用竹簡或紙張來書寫,將它們綁在一起形成書籍。而這種書籍稱為“本子”。三本即指的是三個這樣的書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數字+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給我買了三本新書。
2. 這個項目需要三本文件才能完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可以將“三本”與“三只猴子”進行聯想,三只猴子分別是“不看、不聽、不說”,這樣可以幫助記憶“三本”的含義是數量為三。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更多關于數字成語的用法和意義。
2. 學習其他與數量相關的成語,如“一心一意”、“兩全其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有三本漫畫書。
2. 初中生:老師給了我三本練習冊。
3. 高中生:我帶了三本參考書去圖書館復習。
4. 大學生:我買了三本專業書來備考考試。
5. 成年人:我在書店買了三本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