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書
基本解釋
秦 書八體之一。古代刻于兵器或觚形物體上的文字。 漢 許慎 《<說文解字>敘》:“ 秦 書有八體……七曰殳書。” 段玉裁 注:“言殳以包凡兵器題識,不必專謂殳。 漢 之剛卯,亦殳書之類。” 唐蘭 《中國文字學》二六:“ 秦 代的若干觚形的權上較方整的書法,像‘ 栒邑 權’,就是殳書。今存 秦 代兵器有銘文的如‘相邦 呂不韋 戈’,字體不脫小篆,但筆畫簡省草率,接近隸書;也有字體較為工整的。”亦泛稱古文字。 清 龔自珍 《桐君仙人招隱歌》:“乃買黃塵十丈之一廛,殳書大署庭之櫋。”
成語(Idiom):殳書(shū shū)
發音(Pronunciation):shū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兵器殳書來記錄文字,比喻用武力解決問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殳書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殳”是一種古代兵器,類似于長棍;“書”指的是記錄文字。這個成語的含義是用兵器殳書來記錄文字,比喻用武力解決問題,強調力量和武力的作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使用武力、暴力手段解決問題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一些用強力手段達成目的的行為。例如,在討論解決爭端的方法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提醒人們避免使用暴力手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李斯列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秦國宰相李斯向秦始皇建議,為了統一文字和法律,應該焚書坑儒,以武力強制推行。李斯用了殳書的比喻,表示要用武力來記錄文字,以此來表達他的主張。這個故事成為了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殳書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殳”和名詞“書”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喜歡用殳書的方式解決問題,這樣只會引起更多的矛盾。
2. 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棄用殳書的做法,更多地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爭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殳書”的發音“shū shū”與“書書”相似,想象一個人用兵器殳打著書本,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兵器的種類和用途,以及古代文字的發展和演變。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之間的爭執越來越激烈,最后不得不殳書解決問題。
2. 初中生:歷史上有許多戰爭都是因為國家之間殳書而引發的。
3. 高中生:政府應該通過和平手段解決爭端,而不是采取殳書的方式。
4. 大學生:殳書只會帶來更多的矛盾和傷害,我們應該尋求和平解決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