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筆底超生
發音(Pronunciation):bǐ dǐ chāo sh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文字、文章等超出作者原本的意圖,意外地表達出更深刻、更有見地的含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筆底超生”源自唐代文人韓愈的《原道》,原文中有一句“文章合為時而著,孽子生而不遇”,意思是說好文章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創作,但有些好文章卻因為時機不對而無法為人所見。后來,人們將“孽子生而不遇”解釋為“好文章的真正含義出自作者意料之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篇文字或一段言辭意外地表達出更深刻、更有見地的含義。也可以用來形容作者的才華超出了自己的預期,或者形容某個事件或情況出乎意料地發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韓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他的作品多以抒發個人情感和表達社會觀點為主。在《原道》一文中,他寫到“文章合為時而著,孽子生而不遇”,表達了他對于文章創作時機的看法。后來,這句話被引申為“筆底超生”,成為常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筆底”表示文章或文字,謂語“超生”表示超出原本的意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這篇演講真是筆底超生,讓人深思。
2. 這首詩中的隱喻和比喻真是筆底超生,讓人讀后受益匪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筆底超生”想象成一支筆在寫作過程中突然生出了一個新的東西,表示文字意外地超出了原本的意圖。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韓愈以及其他唐代文學家的作品,深入研究他們的文學思想和創作風格,可以更好地理解“筆底超生”的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原本只想寫一篇簡單的作文,沒想到最后變成了一篇“筆底超生”的好文章。
2. 初中生:老師的講解讓我們對這個問題有了新的認識,真是一次“筆底超生”的體驗。
3. 高中生:我的這篇論文在寫作過程中不斷有新的思路涌現,最后形成了一篇“筆底超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