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吏
成語(Idiom):刻吏(kè lì)
發音(Pronunciation):kè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官員刻板、死板,不知變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刻吏是由“刻”和“吏”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刻意指刻板、死板,吏指官員。刻吏形容官員辦事刻板、死板,不懂得靈活變通,只按照既定規定行事,缺乏創新和靈活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刻吏一詞常用于批評那些官僚主義、墨守成規、敷衍塞責的官員。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些人在工作或生活中過于拘泥細節,不善于適應變化和創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刻吏一詞最早出自《史記·刺客列傳》中的刺客李悝的故事。李悝是一個聰明而機智的人,但他卻因為官場上的刻板規定而未能得到官職。后來,他寫了一封信給劉邦,表達了自己的抱負和才能。劉邦看到了李悝的才華,決定任用他。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官員應該有靈活的思維和創新的能力,而不是僵化地遵循規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部門的領導太刻吏了,從不考慮實際情況,只會照本宣科。
2. 她是一個刻吏式的老師,不允許學生有任何創新和發揮的空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刻吏詞語與刻板、死板的形象聯系在一起,形成記憶聯想。可以想象一個官員面無表情,僵硬地按照規定行事的形象,以幫助記憶該詞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官僚制度和吏治的相關知識,以更好地理解刻吏一詞的含義和背后的文化內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班主任很刻吏,每天都要求我們按時完成作業。
2. 初中生:有些老師對學生的提問總是刻吏地回答,不愿意多給我們一些思考的空間。
3. 高中生:官員應該具備創新和靈活變通的能力,而不是成為刻吏式的官僚。
以上是關于“刻吏”成語的學習指南,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