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軍
基本解釋
◎ 三軍 sān-jūn
(1) [the army]∶軍隊的統稱
三軍過后盡開顏。——毛澤東《七律·長征》
(2) [the three armed services]∶古時指中軍、上軍、下軍或中軍、左軍、右軍。現指陸軍、空軍、海軍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舊] (軍隊) the army
詳細解釋
(1). 周 制,諸侯大國三軍。中軍最尊,上軍次之,下軍又次之。一軍一萬二千五百人,三軍合三萬七千五百人。《周禮·夏官·司馬》:“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
(2).軍隊的通稱。《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漢書·灌夫傳》:“ 魏其 言 灌夫 父死事,身荷戟馳不測之 吳 軍,身被數十創,名冠三軍。” 唐 章孝標 《淮南李相公紳席上賦春雪》詩:“朱門到曉難盈尺,盡是三軍喜氣消。”《說唐》第一回:“﹝ 晉王 ﹞將宮內之物,給賞三軍,班師回朝。” 毛澤東 《長征》詩:“更喜 岷山 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3).古代指步、車、騎三軍。《六韜·戰車》:“步貴知變動,車貴知地形,騎貴知別徑、奇道,三軍同名而異用。”今亦稱海、陸、空軍為三軍。
(4).三圍。《管子·參患》:“故凡用兵之計,三驚當一至,三至當一軍,三軍當一戰。” 陶鴻慶 《讀諸子札記·管子二》:“‘軍’之本義為‘圍’,后世遂為師旅之通名……‘三軍當一戰’者,言三圍當一戰也。”
成語(Idiom):三軍(sān jūn)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j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軍隊,特指三軍(陸軍、海軍、空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軍是由“三”和“軍”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原指軍隊中的三個部分,即陸軍、海軍和空軍。在現代漢語中,三軍一般指全體軍隊,強調整體的力量和威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軍一般用于形容軍隊的整體力量和威力,常用于軍事、政治和文學等領域。也可用于形容其他團體或集體的整體力量和合作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十五年》中有“三軍未敢動,而王師已振”的記載,意為“三軍尚未出動,但敵人的軍隊已經振奮起來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軍隊的戰斗力不僅取決于武器裝備和戰術技能,更重要的是士兵的戰斗意志和戰斗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軍是一個雙音節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三軍齊心,必定能夠戰勝敵人。
2. 只有整體協作,三軍才能發揮最大的戰斗力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三軍”與軍隊的三個部分(陸軍、海軍、空軍)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圖像,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軍事方面的知識,了解軍隊的組成、作戰原則等內容,以加深對“三軍”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爸爸是一名軍人,他是三軍中的一員。
2. 初中生:只有三軍齊心,我們才能夠戰勝困難。
3. 高中生:了解三軍的作戰原則,對于學習軍事戰略有很大幫助。
4. 大學生:軍訓期間,我們體驗到了三軍合作的重要性。
5. 成人:軍隊的戰斗力量來自于三軍的整體合作和戰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