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托
成語(Idiom):假托
發(fā)音(Pronunciation):jiǎ t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假借別人的名義或理由來掩飾自己的意圖或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在行為上或言辭上故意借用他人的名義或理由,以掩蓋自己的真實意圖或行為。假托有時帶有欺騙、虛偽的意味,常用于批評或諷刺他人的偽裝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假托常用于批評或諷刺他人的偽裝行為,可以用于描述社交場合中的虛偽、欺騙行為或政治斗爭中的詭計手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假托”最早見于《漢書·王莽傳》,原文是“假托賢士之義”,意為偽裝成賢士的樣子。后來逐漸演變?yōu)橹附栌脛e人的名義或理由來掩飾自己的意圖或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假托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假”和賓語“托”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假托身體不適,拒絕參加會議。
2. 她假托照顧家人,推辭了那個職位。
3. 這個政客經常假托公益活動來掩飾自己的私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假托”與“偽裝”、“欺騙”等詞語聯(lián)系起來,形成聯(lián)想記憶,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假托”相關的成語,如“假公濟私”、“偽善”等,以擴展對于虛偽、偽裝行為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假托生病,逃避上學。
2. 中學生(13-18歲):她假托考試沒準備好,請求老師延期。
3. 大學生(19-22歲):他假托參加學術會議,實際上是為了旅游。
4. 成年人(23歲以上):他假托工作繁忙,拒絕了朋友的聚會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