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芽
成語(Idiom):吐芽(tǔ yá)
發音(Pronunciation):tǔ y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植物從種子中長出新的芽兒。比喻事物開始發展,有了新的跡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吐芽是由“吐”和“芽”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吐,指植物從種子或根莖中生出新的芽兒。芽,指植物的嫩枝或新花。吐芽比喻事物開始發展,有了新的跡象,具有蓬勃生機和希望的含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物的起始階段,表示事物開始有新的發展跡象或希望,并且通常帶有積極向上的意味。可以用來形容學習、事業、企業等方面的發展,也可以用來形容孩子的成長和生活的改善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項羽在攻打楚國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位名叫陳勝的農民起義領袖。陳勝起義后,項羽決定招降陳勝,但是陳勝卻婉拒了項羽的邀請。項羽非常驚訝,問陳勝為什么不愿意成為自己的部下。陳勝回答說:“前途未卜,吾不欲為項莊舞劍。”這句話意味著陳勝不愿意在項羽的領導下做無謂的事情,而是希望自己能有所作為。項羽聽后,感嘆道:“吾豈不吐吳吞吳乎?”這句話意味著項羽不愿意放棄控制陳勝,而是希望自己能夠掌控一切。后來,人們就用“吐芽”來比喻事物開始發展,有了新的跡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動詞“吐”為主動詞,名詞“芽”為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剛剛啟動,正在吐芽階段。
2. 學生們的創業計劃已經開始吐芽了,他們可能會成為優秀的企業家。
3. 這個小孩的才藝正在吐芽,家長應該給予鼓勵和支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吐芽”比喻為植物從種子中長出新的芽兒的過程,形象地表達事物開始發展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農耕文化,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萌芽”、“發芽”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春天來了,花草開始吐芽了。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項目已經吐芽了,我們要努力將其發展壯大。
3. 高中生(16-18歲):學習新知識就像植物吐芽一樣,需要不斷努力才能取得進步。
4. 大學生(19-22歲):創業初期,企業正處于吐芽階段,需要抓住機會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