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進表
基本解釋
魏 晉 六朝 時,篡位之君每假“禪讓”、“受禪”之名奪取政權。當讓國“詔書”下達后,又故作遜讓,使朝臣再三上表,勸其登基,然后即位。此種章表多諛頌功德而歸之天命。如 曹丕 代 漢 ,侍中 劉廙 等即率群臣奉表勸進。亦有外族入侵、皇統中斷,大臣上表宗室勸其即位以繼承皇統者。如 晉愍帝 為 劉曜 所殺, 劉琨 等即聯名上表 瑯邪王 司馬睿 勸進。凡此勸登帝位的章表,通稱“勸進表”。
成語(Idiom):勸進表(quàn jìn biǎo)
發音(Pronunciation):quàn jìn b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勸進表指的是向上級或領導上報自己的優點、成就或建議,以爭取進一步提升或得到認可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勸進表源自古代官員對自己的優點、成就或建議向上級提出申請的行為。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了人們為了得到更高的職位或更多的權力而向上級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建議。勸進表強調了個人主動爭取進步的精神和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勸進表常用于形容人們在工作或事業中為了得到晉升或提升而向領導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建議。也可用于形容人們在其他方面主動爭取機會、提升自己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勸進表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的故事。相傳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將領,他在秦朝滅亡后,希望能夠得到更高的地位和權力。于是,他寫了一篇勸進表,向劉邦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建議,希望能夠得到更高的職位。這個故事成為了勸進表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勸進表是一個動詞短語,由“勸進”和“表”兩個部分組成。其中,“勸進”表示勸告上級,爭取進一步提升;“表”表示上報自己的優點、成就或建議。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年終總結中寫了一份詳細的勸進表,希望能夠得到晉升的機會。
2. 她經常向老板提出自己的建議,這是她的勸進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結合勸進表的含義和故事起源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你是一個官員,希望得到晉升或提升,于是你寫了一份勸進表,向上級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建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自薦狀”、“推薦信”等,這些成語都與個人主動爭取進步和展示自己的能力相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老師,我寫了一份勸進表,希望能夠成為班級的小組長。
2. 初中生(14歲):我寫了一份勸進表給學校領導,希望能夠成為學生會的一員。
3. 高中生(17歲):我在大學申請材料中寫了一份勸進表,希望能夠被錄取到理想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