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榆
成語(Idiom):搶榆
發音(Pronunciation):qiǎng y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搶奪或爭奪一物,而最終都無法得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搶榆出自《史記·留侯世家》。榆木是一種珍貴的木材,古代常用來制作器物。故事中,楚國留侯劉邦作為齊國使者,看到齊國的榆木車,非常心動,因此多次向齊國國君要求贈送。然而,齊國國君一直沒有答應。最后,留侯終于得到了榆木車,但是車上的榆木卻已經被人削得干干凈凈。這個故事告訴人們,搶奪一物不容易,即使最終得到了,也可能已經變得毫無價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人們為了爭奪一物而付出努力,最終卻得不到或得到的東西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價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搶榆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歷史《史記·留侯世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動詞“搶”表示行為,名詞“榆”表示爭奪的對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為了爭奪這塊土地,不惜搶榆。
2. 他們爭奪了這個職位,最終卻搶榆而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搶奪榆木”來聯想記憶這個成語,榆木是珍貴的木材,但搶奪后卻變得毫無價值。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爭奪、失去價值相關的成語,如“竹籃打水一場空”、“得不償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們為了搶榆,爭得面紅耳赤。
初中生:他們為了搶榆,不惜付出一切努力。
高中生:他們爭奪這個名額,最終卻搶榆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