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放
成語(Idiom):捐放(juān fàng)
發音(Pronunciation):juān f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捐贈或放棄財物,表達出慷慨解囊、舍己為人的精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捐放是一個由“捐”和“放”兩個詞組成的成語。捐指捐贈、奉獻,放指放棄、舍棄。捐放的基本含義是指舍棄自己的財物,慷慨解囊地捐贈給他人或公益事業,表達出慷慨助人、舍己為人的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捐放常用于形容個人或團體慷慨解囊、捐贈財物的行為。可以用于表揚、贊美他人的慷慨大方,也可以用于自我要求、勉勵自己要多做善事、幫助他人。在公益活動、慈善機構、志愿者組織等場合中,捐放的精神被廣泛倡導和贊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捐放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荀子·勸學》。故事講述了春秋時期的魯國有一位名叫孟敬子的人,他非常慷慨大方,經常捐贈財物幫助他人。一次,孟敬子聽說有人需要錢財治病,他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全部財產都捐贈了出來。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了表達慷慨解囊、舍己為人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捐放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捐”和“放”組成。其中,“捐”是動詞,表示捐贈、奉獻;“放”是動詞,表示放棄、舍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常捐放財物幫助有困難的人。
2. 我們應該學習孟敬子的精神,多做善事,積極捐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位慷慨大方的人,將手中的財物全部放在捐贈箱中,表達出他慷慨解囊、捐贈財物的精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慷慨解囊”、“舍己為人”等,來擴大對慷慨助人精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學會捐放,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2. 初中生:看到地震災區的孩子們,我決定捐放一部分零花錢給他們。
3. 高中生: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懂得捐放,多參與公益活動,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