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圍
基本解釋
[釋義]
(1) (動)基本義:四面圍住。
(2) (動)正面進攻的同時;向敵人側翼和后方進攻。
[構成]
并列式:包+圍
[例句]
賓館被周圍的綠樹包圍著。(作謂語)勇士們突破了敵人的包圍。(作賓語)包圍的步驟。(作定語)
[反義]
突圍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surround; beset; besiege; encircle; encompass
詳細解釋
◎ 包圍 bāowéi
[surround;encircle] 四面圍住,使其無法逃跑
連夜急行軍,在拂曉前包圍了直羅鎮。——《奠基禮》
(1).四面圍住。《文獻通考·田賦六》:“ 延福 等五十四圩,周迴一百五十餘里,包圍諸圩在內。”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我們被夜的網、星星的網包圍著。” 蕭紅 《夜風》:“兵們從東墻回轉來,把 張二叔 的房舍包圍了。”
(2).軍事術語。(1)正面進攻的同時,向敵人的側翼和后方進攻,以求圍殲敵人的行動。(2)對敵軍作戰所形成的態勢,如三面包圍或四面包圍等。
成語(Idiom):包圍(bāo wéi)
發音(Pronunciation):bāo w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兵力或其他手段將敵人或目標完全圍住,使其無法逃脫或得到外界的支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包圍是指將敵人或目標周圍的區域完全封鎖,使其無法逃脫或得到外界的支援。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用兵力或其他手段圍攻敵人或將某人或某物圍困起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包圍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描述軍事戰略、圍捕犯罪嫌疑人、圍剿犯罪團伙等場景。同時,也可以用于比喻某人被困難或問題所困擾,無法擺脫。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包圍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戰爭時期。在古代戰爭中,將敵人圍住是一種常見的戰略手段。因此,人們形成了這個成語來描述這種戰略行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包圍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包”和“圍”。其中,“包”表示將目標包裹住,而“圍”則表示將目標困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敵人的軍隊被我軍包圍了。
2. 這個城市被高墻和河流包圍。
3. 他陷入了經濟困境,感覺被問題包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個將軍,用兵力將敵人或目標包圍起來,使其無法逃脫。同時,可以將“包圍”這個詞語與實際生活中的困境聯系起來,形成記憶的關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如“四面楚歌”、“圍魏救趙”等,以豐富對包圍這個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用繩子把小貓包圍在院子里。
2. 初中生:在游戲中,我們要組織團隊包圍敵人的基地。
3. 高中生:這個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讓人感覺被包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