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缽
成語(Idiom):托缽
發音(Pronunciation):tuō b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僧人或出家人到外面的廟宇、寺院或信眾家中乞討飯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托缽是指僧人或出家人在佛教傳統中的一種行為,他們不種田、不經商,生活靠乞討飯食維持。托缽的過程是僧人拿著一個缽盂,向信眾或寺廟里的居民乞討食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托缽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某人生活貧困,需要依賴他人施舍或乞討謀生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某人過分依賴他人的幫助或施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托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佛教的傳統。佛教強調出家人要放下一切世俗欲望,過簡樸的生活。托缽是一種修行的方式,通過接受信眾的施舍,讓出家人可以專心修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托缽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托”和名詞“缽”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托缽為生,過著非常清貧的生活。
2. 這個家庭靠托缽維持生計,生活非常困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托缽”與佛教的修行理念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僧人拿著一個缽盂在街上乞討食物的場景,以此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佛教修行和僧人生活的知識,深入了解托缽的文化背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學校里有一個托缽的老師,他每天都要乞討食物。
2. 初中生:他家境貧困,只能托缽為生。
3. 高中生:這個人懶得工作,整天托缽過日子。
4. 大學生:他過去是個富人,但因為投資失敗,現在只能托缽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