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肆
成語(Idiom):邸肆(dǐ sì)
發音(Pronunciation):dǐ s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貪污受賄、濫用職權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邸肆指的是官員在自己的私邸中經營商業活動,通過貪污受賄、濫用職權等手段獲取非法利益。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官員濫用職權的行為,以及他們將公共權力用于私人利益的不法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邸肆一詞常用于形容官員腐敗、貪污受賄的行為。可以用于社會評論、新聞報道、政治諷刺等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邸肆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十四年》中,該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管仲的政治家勸說齊國國君放棄私人經營的故事。管仲告誡國君不要在自己的私邸中經營商業活動,以免濫用職權、貪污受賄,從而損害國家利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邸肆由兩個字組成,邸指的是官員的私邸,肆指的是商業活動。兩個字結合起來形象地描繪了官員濫用職權的行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因經營私人企業而被控犯有邸肆之罪。
2. 那個地方的官員常常利用職權在自己的邸肆中獲取非法利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邸肆的發音“dǐ sì”與“滴死”進行聯想,形象地描繪了官員貪污受賄的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古代官員的腐敗問題,學習中國的反腐倡廉政策,深入了解中國社會的變革與發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學校的校長被指控犯有邸肆之罪。
2. 初中生:我讀到一篇關于某位官員邸肆的新聞報道。
3. 高中生:這個成語可以用來評論社會腐敗現象,如官員的邸肆行為。
4. 大學生:我們在社會學課上討論了邸肆對社會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