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誅
成語(Idiom):嘩誅(huá zhū)
發音(Pronunciation):huá z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大聲喧嘩地斥責、譴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嘩誅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嘩指喧嘩,誅指斥責。表示以喧囂的聲音進行嚴厲的斥責和譴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嘩誅常用于形容人們對某人或某事進行大聲的譴責和斥責,表達對錯誤行為的不滿和憤怒。可以用于描述群眾對腐敗官員、不道德行為、違法亂紀等進行集體譴責的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嘩誅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大夫嘩誅之,公曰:‘我知之矣’。”故事講述了一個叫襄公的君主做出了錯誤的決策,被大夫們大聲斥責。襄公表示自己已經意識到錯誤,但大夫們依然不依不饒地進行嘩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嘩誅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嘩”和動詞“誅”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群眾對腐敗行為進行嘩誅,要求嚴懲不貸。
2. 在輿論的嘩誅聲中,該公司終于公開道歉并采取了相應的整改措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嘩誅”聯想成“喧嘩斥責”,通過聲音和行為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嘩誅相關的成語,如“嘩世取寵”、“嘩然一時”等,以擴大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不公正地批評了我,同學們一起嘩誅了她。
2. 初中生:當地政府的腐敗行為引起了居民的嘩誅聲。
3. 高中生:對于學校違規收費的行為,學生們進行了聲勢浩大的嘩誅。
4. 大學生:在網絡上,大家紛紛嘩誅那些惡意傳播謠言的人。
5. 成年人:面對社會不公和腐敗現象,我們應該發出嘩誅聲,維護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