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民間偏方大全收集古今中外各種中醫偏方以及民間治病偏方近萬個。注:本站偏方均根據民間及網絡流傳整理而成,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臨床常見并多發病之一。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足跟為腎所主,肝腎虧虛,則筋骨不健,跟骨疼痛,當以補益肝腎,強健筋骨,防止外邪侵襲為治。治療可通過中醫辨證分型,根據不同的證型選用不同的藥膳治療。 風邪侵襲型主要表現為局部疼痛、行走不利、行走則疼痛加劇或伴畏風、舌淡苔薄白等。當以祛風通絡,散寒除濕為治。可選用麻黃蘿卜湯:麻黃5克、生姜3片、蘿卜1個(150克)、蜂蜜30毫升。將蘿卜切片,與麻黃、生姜同放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燉至蘿十熟后,納入蜂蜜即可食用,每日1次。 寒邪阻滯型主要表現為局部疼痛、疼痛固定不移、行走不利、行走則疼痛加劇、得熱痛減、遇寒則甚或伴關節屈伸不利。當以溫經散寒,祛風除濕為治。可選用薏仁良姜粥:薏苡仁30克,干姜、高良姜各5克,大米50克。將二姜水煎取汁,與大咪、薏苡仁同煮為粥服食,每日2次。 濕邪重著型主要表現為局部疼痛、行走不利、疼痛固定、行走則疼痛加劇或伴下肢麻木、手足沉重、屈伸不利。當以除濕通絡,祛風散寒為治。可選用山藥赤小豆粥:山藥、赤小豆各30克,大米50克,白糖少許。將赤小豆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轉文火煮至半熟時,下山藥片、大米煮熟,出鍋加入白糖少許。每日1劑,當早餐服食。 濕熱阻滯型主要表現為局部灼熱疼痛、疼痛固定不移、行走不利、行走則疼痛加劇,伴口渴胸悶、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等。當以清熱通絡,祛風除濕為治。可選用蒲公英大棗粥:蒲公英30克、大棗10枚、大米50克。將蒲公英洗凈備用,先取大米、大棗煮粥,待熟時調入蒲公英,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 痰瘀阻滯型主要表現為局部疼痛、疼痛時輕時重、固定不移、行走不利、行走則疼痛加劇。當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絡為治。可選用山楂扁豆薏仁粥:山楂、扁豆各15克,薏苡仁50克,紅糖適量。將山楂水煎取汁,加扁豆、薏苡仁同煮為稀粥,待熟時調入紅糖服食,每日1次,連續7—8天。 氣血虧虛型主要表現為局部疼痛、疼痛反復發作、日久不愈、固定不移、行走不利、行走則疼痛加劇或伴頭暈心悸、失眠多夢、肢軟乏力、面色無華、肢體倦怠等。當以補益氣,血,濡養筋脈為治。可選用荔枝肉、蓮子肉各10克。將二肉置碗中加水500毫升,上籠蒸熟服食,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