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民間偏方大全收集古今中外各種中醫偏方以及民間治病偏方近萬個。注:本站偏方均根據民間及網絡流傳整理而成,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糜爛型足癬發生在趾間及趾腹,由于局部潮濕多汗加以真菌寄生,致使表皮浸漬變白,又因瘙癢搔抓而搓去表皮,露出紅色糜爛面,疼痛明顯。此型往往易繼發感染,引起小腿丹毒、紅絲疔等。筆者采用中藥洗劑浸洗治療本病,取得滿意的療效,現介紹如下。
取牡荊200克,明礬20克,苦楝皮30克。加水煎煮,每次1小時,共煎2次,煎取溶液1—1.5升,藥液放涼后,浸洗患足15分鐘后晾干,每日早晚各1次,連用14天。
點評:足癬在中醫文獻中稱為“腳氣”、“腳濕氣”、“臭田螺”,為常見的一種真菌感染性皮膚玻多為間接感染,相互傳染或自身癬菌的感染,為表皮癬菌、毛癬菌或足趾毛癬菌侵犯而致。祖國醫學認為,足癬發病其因有二:一是濕邪外侵,多由長居濕地或久涉雨露水濕浸漬所致;二是脾胃濕熱,下注足腿,郁于皮膚。外濕與內濕交困,病邪與衛氣津液搏結,聚而不散,遂發本玻《外科正宗》對該病做了精辟的論述:“臭田螺,乃足陽明胃經濕火攻注而成。此患多生足指腳丫,隨起白斑作爛,先癢后痛,破流臭水。該病多以濕熱侵犯所致,故筆者以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為法,采用牡荊等中草藥浸洗治療本玻牡荊洗劑中牡荊性味辛苦,平,有祛風解表、除濕殺蟲止痛之效,為君藥;白礬性味酸、澀,寒,有收斂燥濕、解毒殺蟲、止癢之功;苦楝皮性味苦,寒,具殺蟲療癬之效。三者合用,浸洗患處,直接接觸病變部位,清熱燥濕,解毒殺蟲,祛風止癢止痛,能夠收到較好的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