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民間偏方大全收集古今中外各種中醫偏方以及民間治病偏方近萬個。注:本站偏方均根據民間及網絡流傳整理而成,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福州帶“洲”的街名 早年的福州城南是一片水鄉澤國,除吉祥山、紫氣山、惠澤山(大廟山)、南禪山等幾處浮出水面外,其他均為一片汪洋。據說自宋代以后,由于泥沙沖積,才逐漸浮出一塊塊陸地來。泥沙沖積而成的陸地稱“洲”,所以今臺江區有許多帶“洲”的地名,屈指一算至少有12個,如中洲、贏洲、鴨姆洲、老藥洲、后洲、滄洲、蒼霞洲、義洲、幫洲、楞巖洲(中亭街)、三縣洲、鰲峰洲。 福州帶“營”的街名 營,顧名思義就是軍隊駐扎的地方,或與軍隊有關的地方。福州城內自明洪武四年(1371年),特別是嘉靖年間,朝廷委任戚繼光為福建總兵時,為防倭寇擾亂,京師大量兵力調防福州,頓時城內軍隊人馬大增,營地不斷擴大,所以自明以后,福州出現了不少以數字和方位命名的帶“營”的地名。 雙拋橋(雙拋橋在今楊橋路中段) 傳說古時這里有河,河上一座木橋,橋邊生活著邱、何、胡三家,邱家及何家家境貧寒,胡家為官,有錢有勢。邱家兒子與何家女兒從小青梅竹馬,長輩也覺合適,于是讓他倆定親,沒想到何家女兒被胡家闊少爺看上了,他便召集打手,在邱家迎娶之日攔路搶親,將何家小姐搶到胡府,但何家小姐是忠貞烈性的女子,到胡府令死不從,半夜逃回了丈夫家,胡惡少不肯罷休,命人將邱何夫婦捆回府,夫婦一路反抗,惡少便命人在夫婦倆雙雙拋入河中,活活淹死,之后河邊南北兩岸各長出一棵大榕樹,樹根在河底互相交錯,樹枝在空中攀連,后人便將跨河的這座橋命名為“雙拋橋” 國貨路(今連潘及洋頭口一帶) 1919年,福州學生受“五四”運動的影響,舉行集會和示威游行,打擊日貨,制造了震驚全國的“臺江事件”,一些有識之士便在南公園等地立下了“請用國貨”的石碑,到了30年代,洋貨充斥,福州愛國人士吳養賢在南公園內建了一座紅磚雙層的“福建國貨促進大樓”,立石碑紀念,并把南公園至洋頭口的一段路稱為國貨路,路面鋪成了沙包路,后國貨路經幾次重修,不斷擴大,路名依舊沿用。 打鐵檔巷(今臺江區玉樹居委會,東臨五一路,市一醫院附近) 古稱閩候縣嘉宗里玉樹正境,有田有水,民風淳樸,歷史上村民多以打鐵為業,打造犁、鏵、鋤、鏟等農具,尤其是鍛打船釘,名聞遐爾,久之名由俗移,遂有打鐵檔之稱。 觀井路(今倉山區主干道,閩江之濱) 觀井路以前稱為“觀音井大街”,該地原有一觀音堂,宋末元初,將領將觀音堂拆掉,改為了“五帝廟”,后該寺在道光年間被大火燒毀。這個故事在民間傳開了,百姓們認為拆觀音堂蓋五帝廟是“把善的趕走,反祀惡的,欺善怕惡,便自發將觀音堂改建在大道旁,堂內還有一口井,引來了很多善男信女,香火十分興旺,于是該地被稱作“觀音井大街”,便有了現在的觀井路。 思兒亭(今省體育中心附近) 傳說當年戚繼光帶兵來福州抗倭,他的部隊軍紀嚴明,說一不二。當時戚繼光宣布:殺入福州,面對倭寇,許進不許退,誰敢遲疑反顧,格殺勿論!軍隊一路追殺,到北門時,戚繼光的兒子見敵軍已去遠,勒馬回頭想看隊伍行進情形。不料讓戚繼光看到此情景,十分憤怒,命人將兒子依法處置,斬殺在現琴亭附近的一個草地上。全軍將士為之折服,一路勇往直前,很快獲勝。為了紀念戚家軍的功績,百姓自動捐資,在那片草地上建起了一座思兒亭。 舊米倉(今達明路附近,接連通湖路一帶) 宋時,設置儲糧的倉庫于此,原名常豐倉,因年代久遠,遂沿稱為舊米倉,后倉庫廢置滄為民居,米倉名存實亡。 能補天(今鼓屏路之東一僻巷) 清朝年間,浦城窮秀才鄺繼聰來福州應試,住在僻僻巷小客棧里,一陣大雨過后,小巷便“水漫金山”,鄺秀才見門前一大群螞蟻浸在水中掙扎著,出于憐憫之心,弄來一根竹竿伸入水中,螞蟻沿竿爬上,遂得救。鄉試結束后,主考官認為鄺繼聰可名列榜首,但文中一“天”字上面少了一橫,按封建考評制度,寫錯別字是不得錄取的,就在此時,一堆的螞蟻爬上試卷將“天”字補全,讓鄺繼聰順利地名列榜首。鄺繼聰得知后,對螞蟻心存感激,遂來到僻巷的客棧,郡首獲知,勸慰道:“小店安能居住大人?”,鄺繼聰答道:“燈籠雖大無斤兩,秤錘固小壓千斤,大小很難定功過,須知此地能補天。”能補天地名由此沿用至今。 五一路(福州主干道之一) 建于1959年,于5月1日通車故名 文藻山(今雙拋橋往西至與通湖路交匯的現楊橋東路中的一小段) 此地無山,且地拋低洼,何以稱“山”?垃圾在福州土話中稱“糞倒”(福州話:bongdo),過去此地衛生狀況十分差,垃圾成山,故得名“糞倒山”,后人覺此名難聽,改為:文藻山。 八一七路(福州主干道之一)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解放福州后,解放軍大軍走過的路被后人稱為817路。 渡雞口(在今鼓西路與北大路口交叉處) 傳說古時八仙中的李鐵拐,在云端觀看凡間風景,發現福州鼓樓前與西門之間有一處非常熱鬧。他想,在這么多人中,不知有無幾個有憐憫之心的人,如有就渡他為仙。于是下到凡間,他裝做乞丐,一身檻褸,小腿處還潰爛流膿。他挨家挨店乞討,那些人家、老板不但不給施舍,還惡語以對。突然從一家豆腐店內跑出一只公雞來。公雞見李鐵拐腳小腿潰爛流膿,遂用它那尖尖的嘴去輕輕地啄,用力地吮,直到把爛死肉啄盡,流出的膿吮干,才又咯咯地叫開了。公雞之舉令李鐵拐大為高興,把這只公雞渡上天了。這李鐵拐渡雞的地方,被后人叫做渡雞口。 旗汛口(在今仙塔街東街井大路交叉處) 早在清朝年間,現今旗迅口與五四路一帶均為旗人生活與旗兵駐扎之地,這些地方在當時是旗人的地盤,漢人是不能進入的.旗人為防止漢人混入,將其生活的地方全部用墻圍起,為方便生活其中的旗人出入,又建造了許多軍門,來往行人都要出示證件之類,以示身份,旗迅口一地在當時就是最大的軍門之一,故名旗迅口....現今的一些小巷,如:蒙古營等,在當時都是旗人生活的地方.... 福建省名的由來 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江南東道,后設福建觀察使,為福建得名的開始;宋置福建路;元設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變。 吉庇路 傳說明朝的時候,衣錦坊有位讀書人很窮,因為沒有功名,很多人都看不起他,特別是街口賣肉的屠戶,有一年過年,讀書人實在是很餓,就到肉店想賒塊肉過年,正好那屠戶不在,肉鋪老板娘見讀書人可憐,就賒了一塊肉給讀書人,讀書人剛剛把肉煮熟,那屠戶就破門而入,把肉撈走,說扔給狗吃也不留給你。讀書人很受刺激,從此更加發憤圖強,終于次年,考上了狀元。考上狀元當時是衣錦還鄉要游街的,讀書人騎著高頭大馬很是得意,當游行隊伍經過南后街時,正好那賣肉的屠戶用刀指著讀書人對身邊人說想不到這小子還有今天。讀書人看到這一幕,從前的種種恩怨一并上心,正好屠戶用刀指著他,他立刻吩咐手下人把那屠戶用威脅官員不敬的罪名馬上抓了起來,游行的隊伍突然抓人,圍觀的百姓頓時嚇的立刻躲到旁邊的一條巷子中,后來這條巷就叫急避巷,時間長了,這名字不太雅觀,后人又根據讀音,把這條巷子稱為吉庇巷,意思是吉祥庇佑的意思。一直用到現在走馬山前看走馬番船浦里泊番船 走馬山又名鰲頭山,在倉前山三叉街埔頭。《藤山志》載:“鰲頭境之右突起一峰,曰走馬山”。據傳明時鄉人掘地得一石碑,碑文曰:“走馬山前看走馬,番船浦里泊番船。”據《福建通志》記載:漢閩越王郢的第三子騶寅,善騎射,騎白馬,曾在鰲頭山走馬馳騁,故又稱走馬山。騶寅為民除害,在鼓嶺下的鱔溪射殺水怪,搏斗中殉身,百姓尊為白馬王,城鄉建白馬王廟祀之。走馬山也曾建有白馬王廟。 走馬山得名還有一說。鴉片戰爭后,福州成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英美等帝國主義列強在倉前山設領事館,外國商人、傳教士涌入,開洋行、銀行、建教堂、別墅、辦學校、醫院,倉前山成為洋人聚住區。清光緒年間,倉前山洋人為消遣作樂,要建賽馬場,福州的地方官吏百般奉承媚外,擇地撥款強購今六一南路西側、上三路北側約350多畝的農田交英國人管轄,年收租銀1000兩。每年冬春兩季為賽馬期,熱鬧非凡。俗稱為跑馬場的賽馬場,卻不準中國人進入。賽馬時,百姓只得跑到不遠處的鰲頭山上遠觀。 英國駐福州總領事,在賽馬時除了請外國僑民外,還請福州的官吏前往觀看,并宴以西餐,其中鎮閩將軍崇善最感興趣,每請必到。一次他在觀賽后赴西餐宴,肚飽酒醉后竟忘乎所以,信口答應以后免交租金。這等于將中國的土地拱手送給外國人,引起福州的學生和各界人士的強烈反對,經多年不斷抗議、交涉,于1942年才正式收回。1943年為紀念在陪都重慶領導抗日的國府主席林森逝世,跑馬場改名建成“林森公園”。解放后改名為“人民公園”。今為“福州市體育中心”。占地813萬平方米。 番船浦為古地名,今稱泛船浦。在倉山區東北部,包括閩江大橋(二橋)以南,觀海路、朝陽路以北地段。《藤山志》載:“番船浦之名,由明弘治十一年(1498)鄧太監來閩督舶,貪受賄賂,將該地租與番人停泊船只,因名。”古代這里河道深,江面闊,外國船只(福州人稱番船)便在這里停泊。當時,這里桅桿林立,船舶密集。福州話“番”與“泛”諧音,“番”帶有“洋”的意思,故改稱“泛船浦”更文雅貼切自然,指廣泛停泊中外大小船只的江浦,更名副其實。近代,由于“洋務運動”,福州民族工業、航運業也隨之發達,這里不僅外國船多,中國船也不少。福州“五口通商”后,這里洋行和倉庫也很多,如英國的怡和、太古,美國的美孚,德國的禪臣,日本的三井等,這些洋行還雇用了一些廣東人當買辦,他們多集中住臨江大路前街,即今粵華路。附近有廣東會館,還有泛船浦天主堂,面積1200多平方米,可容納1000多人。這里還有福建最早的郵政局和海關等近代化機構。解放后,這里大多房屋成為倉庫。洗馬橋所有福州人都知道茶亭街,卻很少人知道茶亭街上的洗馬橋 出福州南門兜南去,就到寬闊繁華的“八一七”中路北段???洗馬路。數百米長的洗馬路的南端有座近十米長的橋,這就是名傳千古的洗馬橋。橋下是洗馬河,今屬東西河的一段。 唐末五代閩國時期(909???945),閩王王審知(862???925)擴建福州城池,其南城關叫寧越門(今南門兜)。緊挨寧越門外有條城濠,濠上有座九仙橋。宋開寶七年(974年),福州刺史錢昱再擴建福州城池,史稱“外城”。外城的南門城關從寧越門向南延拓數百米,稱“合沙門”。此門東西城墻長“三百二十九丈,其門樓六間,敵樓三十間”。合沙門外也開挖了一條城濠,濠上有橋,曰“洗馬橋”(圖一)。清道光年間的《榕城考古略》載:“洗馬橋,舊為木梁,(宋)外城濠也。”另據宋《三山志》記:“合沙門外時,洗官馬于此。”可見洗馬橋初為木梁橋,橋下城濠曾專供官府、軍隊洗馬之用,故有洗馬河之名,進而依河而名就有了洗馬橋、洗馬路之稱呼。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宋廷下墮城令,外城的合沙門等城門和城墻均被墮毀。合沙門雖然僅存三四年,但其城門橋???洗馬橋的地名卻流傳至今。再說唐末寧越門外的那座九仙橋,橋下的水奔流到明清兩代尚有數千米長,但由于“太平日久,淤成平地,竟于濠上架屋,屋下竊埋尸首”,不久此河就消亡了。然而,合沙門外的洗馬河迄今依舊東流,實屬不易。來源于'三坊七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