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民間偏方大全收集古今中外各種中醫偏方以及民間治病偏方近萬個。注:本站偏方均根據民間及網絡流傳整理而成,僅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居睡覺多加一小時 早睡可以養人體的陽氣,晚起可以養身體的陰氣,使身體內的陰陽平衡滋養臟腑,增加身體的強壯程度。 寒冷低溫天氣里,為避風寒,應適當早睡、晚起,并注意合理添衣。使衣服里層與皮膚間的溫度始終保持在32℃-33℃,這種理想的“衣服氣候”,可在人體皮膚周圍創造一個良好的小氣候區,緩沖外界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使人體維持恒定的溫度。衣物以深色、質輕、保暖為宜。選用分量輕、膨松、保暖性強的羊毛、絲棉、羽絨等制品。 對重要部位如:頭、鼻、頸、背、手、腳等要重點保護。頭頸部接近心臟,血流量大,向外發散熱量多。測試表明,處于靜止狀態不戴帽的人,在環境氣溫為4℃時,頭部散失的熱量占總熱量的五分之三,15℃時占四分之三;鼻部保暖可以預防感冒;手、腳遠離心臟,血液供應較少,表面脂肪很薄,是皮溫最低的部位;背部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陽膀胱經主一身之表,起著防御外邪侵入的“籬笆”作用。一般采用戴帽、包耳、護頸、健鼻、厚背、暖手腳等方法。健鼻可采用鼻部按摩:先用食指和拇指按揉鼻翼兩側的迎香穴20~30次,然后用摩擦發熱的手掌輕輕按摩鼻尖、鼻翼,正反方向各10次。踏雪后,最好用熱水泡泡腳。如果在雨夾雪的天氣,或者積雪融化了,即使穿上保暖的鞋子,不久就會濕透,極易凍傷雙腳,現在有很多專門的戶外鞋有防水功能,可以適當選購。也有人推薦在襪子外套上塑料袋再穿鞋,一保暖,二隔熱,不過不太舒適。 食羊肉每周吃一次 1月的氣候最冷,風寒是最重要的氣候特征,飲食上要注意多吃溫散風寒的食物,這些食物包括生姜、大蔥、花椒、桂皮、羊肉等,專家推薦羊肉是溫熱食物中性價比最高的食物,如果用羊肉加點當歸、山藥、胡蘿卜一起煮,加上大蔥和生姜調味,每周吃一次就可以暖暖地過冬天了。 還有栗子也是補腎最推薦的食物。首先栗子的形狀和我們的腎臟很像,中醫認為它是可以補益腎臟的,同時對脾胃也很有好處。栗子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都很少,維生素含量很全面,對人體的滋補功能與人參、黃芪、當歸等接近。無論是和南瓜、小米一起煮成南瓜栗子粥,還是用紅棗、核桃仁一起做成桂花柿子餅都能達到滋補功效。 中醫學認為,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可以滋養五臟、扶正固本、培育元氣,促使體內陽氣生發,從而溫養全身組織,促進新陳代謝,使身體更強壯,有利于抗拒外邪,減少疾病的發生。現代營養學也認為,提高機體防寒能力的飲食原則是高蛋白、高熱量及充足的水分。蛋白質有一種特殊的熱動力作用,使機體不怕寒冷。另外,充足的水分能保證機體有良好的周圍循環,不易發生凍傷。 因此,可選擇溫熱性食物和富含鈣、鐵的食物。羊肉、牛肉、雞肉、紅棗等,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對于素體虛寒、陽氣不足者尤其有益。其他含蛋白質高的有魚蝦、蛋、牛奶、豆腐、巧克力等。含鈣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帶、紫菜、蝦等;含鐵的食物則主要為動物血、蛋黃、豬肝、黃豆、芝麻、黑木耳等。此外,還可以適量進食辛辣品,不僅可以增進食欲,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御寒能力。平時適當多喝水,觀察晨尿顏色可辨別是否缺水,尿色淡黃清亮就沒問題。 行雪天出門當心摔倒 積雪路滑,加上白天積雪融化,夜間降溫導致的路面結冰,出門摔倒的人會驟然增多。醫生建議,人們雪天出門時,最好穿上寬松、保暖、防滑的棉鞋、運動鞋,鞋底最好粗糙一些,紋理要寬、深,最好不要穿皮鞋,尤其是女士不要穿高跟鞋。騎自行車時車速不要太快,出門之前最好檢查一下車閘是否結冰失靈。孕婦行動不便、老人骨質疏松,跌倒都會造成嚴重后果,最好不要出門。 對于很多人尤其是孩子,這場大雪帶來了很多喜悅,拍照、打雪仗不亦樂乎。愛玩是兒童的天性,下這么大的雪,許多孩子都十分興奮,走在路上一般喜歡嬉鬧,十分容易滑倒將腳扭傷或造成骨折,在馬路上玩鬧的過程中也容易忽略了來往車輛,造成安全隱患。 家長在大雪天尤其要注意加強對孩子安全意識的培養和教育,讓孩子養成過馬路走人行橫道、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習慣,不要在馬路上和同學嬉鬧追逐,戴帽子不要遮住耳朵,以免影響聽覺,導致意外傷害。 煉鍛煉安排在下午 很多人都有早鍛煉習慣,天太冷最好把鍛煉身體安排在下午,因為心血管病的發病高峰一般是在一天中交感神經活動最強的一段時間,集中在上午6時至12時。特別是冬季雪天寒冷的氣候會刺激交感神經興奮,誘發血管痙攣、收縮,容易出現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所致的心臟急癥。 老年人鍛煉時開始要多穿些衣服,戴帽子、手套等。經過10分鐘暖身活動后,待身體發熱時再逐漸減衣服。鍛煉結束后,應擦干身上的汗水,并立即穿上干凈衣服。本版撰文邱華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