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7日 (農歷八月十三),瑞典《每新聞》報道1986年諾貝爾醫學獎評選內幕。
瑞典《每日新聞》在連續刊登了4天有關1986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內幕的報道后,于9月7日暫告一段落。這些整版整版的報道不僅僅揭示了意大利FIDIA公司與諾貝爾獎評委之間的關系,更把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擺在了讀者面前:怎樣才能保證諾貝爾獎評選的公正性?事情的起因是去年意大利國家醫藥管理部門的負責人因涉嫌受賄被傳訊,他透露了FIDIA公司與意大利生物化學家里塔·萊維-蒙塔爾奇尼獲得1986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之間的關系。
采寫這些報道的記者安德森說,他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掌握了這些材料:FIDIA公司在1983年確定全力支持蒙獲取諾貝爾獎。“公司投入了大筆資金。在公司編織的關系網中,一個個瑞典教授對FIDIA公司及其主要產品的看法產生了180度的大轉變。”
報道引瑞典卡羅林醫學院諾貝爾委員會成員赫克費爾特與FIDIA的關系為例。1981年,赫被選為諾貝爾委員會成員。次年,FIDIA公司給他在美國的帳戶上寄了5000美元,作為對他在哥德堡舉行討論會的贊助。1985年,該公司邀赫去馬德里參加研討會,赫答應后又為夫人索要了一張機票。1986年5月,赫夫婦再次去馬德里,費用全由FIDIA公司支付。赫回瑞后即參加了諾貝爾獎的評選工作,他是委員會中唯一一位與蒙專業相同的成員。6月,赫獲得FIDIA公司頒發的古爾基獎(2000美元)。9月,諾貝爾委員會確定蒙為獲獎者之一。10月,赫主持了該公司為蒙召開的一次學術討論會。兩天后,諾貝爾委員會公開宣布蒙獲獎。1987年赫出現在該公司的一部廣告片中。1992年,赫成為該公司在美國設立的研究所的顧問。
那么,FIDIA公司得到了什么好處呢?80年代初的FIDIA公司資金還算雄厚,但基礎未必牢固,關鍵是新藥打不開市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一種名為CRGASSIAL的藥。此藥尚未經過臨床實驗,原本是想用來治療神經系統疾病,但在意大利注冊時卻成了治療腰背疼痛等疾病的藥物。FIDIA公司的老板看到,蒙在50年代發現的神經生長因子與此藥有一定關系。他們希望通過加強與瑞典卡羅林醫學院那些掌握評獎大權的人物的關系,推動蒙獲獎,進而擴大這種藥物的銷售,1986年,蒙獲獎后,新藥果然打開了市場,該公司的銷售額在80年代下半葉翻了一番。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這種藥物的療效產生了懷疑。此藥早就停銷。后來隆德大學醫學院的一位專家查閱了有關文獻,說從1992年時一些歐洲國家就開始停止銷售這種藥。1994年意大利的醫學專家對此藥再次作了動物實驗,認定其無效。此藥在意大利市場上很快就消失了。FIDIA公司的“神話”就此破滅。公司破產,只好交給國家監管。而公司的主要負責人卻受到了賄賂的指控。
從有關的報道看,蒙塔爾奇尼至今仍堅持認為,以研究成果而論,獲諾貝爾獎她當之無愧。但她承認她與FIDIA公司負責人關系密切。卡羅林醫學院的諾貝爾委員會也在近日連續發表了3份新聞稿,拒絕承認1986年的評獎與FIDIA公司的活動有任何聯系。但證實了赫克費爾特教授曾擔任過FIDIA公司在美國設立的研究所的顧問。還證實了他曾獲得過該公司頒發的古爾基獎,但卻沒有提及赫與夫人1986年的西班牙之行,在《每日新聞》的報道中,有兩個人對此事的評論引人注意。一位是前諾貝爾基金會常務理事拉麥爾。他說。在自然科學的諾貝爾諸獎中,生理與醫學獎與商業的關系最為接近,一個新的發現或新的成果也許就意味著一種新藥的出現,對醫藥公司來說就有一定的市場價值。因此,醫藥公司熱衷于推舉某人獲獎出就不足為怪了。另一位是瑞典反賄賂專家卡斯。他說,像諾貝爾獎這樣重要的大獎,應該給評獎者明確劃定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不合法的。顯然,赫這樣作使自己在評獎時處于了一個非常困難的地步。
寫這些報道的安德森被問及上述二人的看法時,據說他只想說明兩點:第一,他只是把他掌握的有關材料公布于眾,由于評獎過程完全保密,他不可能得到更多的證明;第二,這個問題關系到如何保證諾貝爾獎的公正性。像生理與醫學獎的這個委員會,成員都來自同一個醫學院,相互之間又非常了解,很多人又是長期擔任成員,評選過程又十分秘密。怎樣才能保證不出現腐敗,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
甲辰年八月初五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