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9月22日 (農歷八月初二),馬里共和國獨立。
馬里共和國是非洲西部的內陸國家。北部為撒哈拉沙漠地區,全國總面積約124萬平方公里,人口700多萬。首都巴馬科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全國共有23個部族,其中班巴拉族為最大的部族,占全國人口的34.5%。其他較大的部族還有頗耳族、塞努福族、薩拉考列族和馬林凱族等。
馬里是一個西非古國,歷史上曾經是加納帝國、馬里帝國和桑海帝國的中心地區。19世紀50年代遭受法國殖民軍入侵,1895年淪為法國殖民地,國名為法屬蘇丹。經過長期的英勇不屈的斗爭,馬里人民終于在1960年9月22日贏得了獨立。
獨立以后,馬里政府和人民為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發展民族經濟和文化,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馬里是個以農牧業為主的國家,90%以上的人口從事農牧漁業生產,曾有“西非糧倉”之稱。主要農產品有小米、高梁、玉米、稻谷等糧食作物和棉花、甘蔗、花生等經濟作物。正常年景,全國可產糧120萬噸以上,棉花10多萬噸。棉花是馬里大宗出口商品之一。畜牧業是馬里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年景,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37%。活牲畜和畜產品是國家第二大出口商品。由于干旱和沙漠化等原因,農業發展受到影響,致使糧食不能自給,國家每年得花大量外匯進口糧食。畜牧業也遭受嚴重損失,牲畜存欄數大為下降。1985年與1982年相比,牛存欄數減少380萬頭,羊減少290萬只。馬里的災民達200萬人左右,缺糧33萬噸。
面對嚴重的困難,馬里政府和人民并不氣餒。政府以202億非洲法郎的外匯進口了23萬噸糧食,并呼吁國際社會提供糧食援助;同時還允許商人在國家適當控制價格的條件下,進口糧食,保證人民的正常生活。廣大災民在政府幫助下也積極進行生產自救。為了同旱災和沙漠化作斗爭,馬里政府制定了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協調一致的戰略行動計劃,大力修建水壩,建造和整修水庫,改進灌溉系統;同時動員人民群眾、民主組織和技術服務部門大力植樹,反對燒荒。馬里政府還制定了以“實現糧食自給”為目標的農業發展戰略。經過努力,加上去年喜逢十年多來少有的充沛雨量,1985—1986年度糧食產量達140萬噸,是10年來最好的收成。近年來,棉花也獲得豐收,出口創匯近275億非洲法郎,占全國總出口額的44%。
在國際事務中,馬里政府奉行中立、不結盟的政策,堅持反帝、反殖,強調非洲團結和反對外來勢力干涉非洲事務,主張南北對話,支持南南合作。
中國和馬里兩國相距萬里,但兩國人民在長期的共同斗爭中一貫相互同情、相互支持,建立了誠摯的友誼。中、馬兩國自1960年10月25日建交以來,兩國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領域里的友好合作關系不斷發展。這次馬里總統穆薩·特拉奧雷上將對中國的正式訪問,必將進一步促進這一友好關系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