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9月12日 (農歷七月廿八),聯合國貿發會議要求取消最不發達國家的債務。
1985年9月12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表的一份報告,全世界36個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狀況在80年代將繼續惡化。這36個國家主要在非洲,共有3億人口。這些國家的人均產值只有西方工業國家的1/50。
這份研究報告說,1982年,最不發達國家總的經濟增長率明顯下降,只有2%,而1985年的經濟增長率的估計數字表明“實際上將不增長或者下降”。
報告指出,最不發達國家經濟在80年代初期受到全球性經濟衰退的影響,而現在又面臨著償還債務以及西方國家繼續施行貿易保護主義的壓力。
報告認為,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形勢近幾年來進一步惡化,部分原因是工業化國家沒有提供足夠的援助。根據1981年達成的一項為期十年的計劃,工業化國家保證要給最不發達國家最低限度的援助,在1985年要把援款增加一倍,或者把援助金額提高到占本國國民生產總值的0.15%。但是,“履行這一保證的情況一直很不好”。各國政府在1980年至1983年期間提供的援助一直停留在65億至69億美元之間,遠遠沒有達到97億美元的應有數額。(歷史今天)
報告要求工業化國家把所有最不發達國家的債務一筆勾銷,或者不要債務國家支付利息,同時擴大對這些國家農產品、紡織品和鞋類等出口品的優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