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3年前的今天,1941年8月31日 (農歷七月初九),晉察冀邊區完成民主大選舉。
八路軍部隊參加選舉邊區參議員大會
1941年6月15日,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實施“新民主主義憲政”和在敵后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權的指示,晉察冀邊區首次在華北敵后開展了民主大選舉運動。這次選舉運動分四個階段進行:6月15日至7月10日為準備階段;7月10日至25日完成區代表會和區長民選;7月25日至8月15日完成縣議會和縣長民選,并同時完成國大代表的選舉;8月15日至8月底完成邊區參議會、邊區行政委員會、各職業團體的國大代表等項選舉。
在準備階段,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先后發布了《各級選舉的動員與組織工作》、《各級選舉準備會議決定》、《晉察冀邊區縣、區、村暫行組織條例》、《晉察冀邊區參議會暫行條例》、《晉察冀邊區暫行選舉條例》等指示和法規,發動村劇團、宣傳隊、歌詠隊深入鄉村、游擊區、接敵區宣傳演出,布置各縣發行宣傳動員選舉的小報100余種,10余萬份,動員起邊區群眾的參政熱潮。邊區各黨派、各階層、各民眾團體都積極推舉候選人,宣布竟選綱領,參加競選活動。
在這次民主大選中,晉察冀邊區各地參選民眾平均占選民總數的80%以上,中心區則達90%以上,游擊區也達70%以上,婦女參選者達83.6%。這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現象。在歷時3個多月的大選中,邊區人民民主選舉產生了區代表會和區長、縣議會和縣長、邊區參議員、行政委員會委員以及出席全國國民大會的代表,初步建立了縣、區、村三級抗日統一戰線的民意機關和行政機關,在邊區范圍內徹底摧毀了舊政權機構,使邊區實現了政權的根本改造和新民主主義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