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93年前的今天,1121年8月24日 (農歷七月初十),北宋末年農民起義領袖方臘在汴京就義。
方臘(?-1121年),又名方十三,歙州(今安徽歙縣)人,一說睦州青溪(今浙江杭州市淳安縣)人。北宋末年農民起義領袖。相傳其性情豪爽,深得人心,加上有較強的組織才能,自身又出身貧苦,所以能號召很多生活困苦的農民。他于1120年10月率眾在歙縣七賢村起義,建立了包括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的六州52縣在內的農民政權。在當時影響很大,1121年夏起義失敗,方臘被俘,被朝廷處死。方臘被處死后,歙縣和淳安的一些地方的人還是很敬重這位農民起義的領袖。為了紀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許多地名,至今這些地方還有還有“方臘洞”、“方臘寨”等。 有一首"水氽童家店,方喇出二遍;水浸鱉背石,方臘又造反"的民謠不僅指明了他居住的村子,還說明他的起義動機。宣和年間,農民茶葉賣不出去,賣了還不夠交稅。農民只好不采茶,采了的也忍痛倒在溪里。時值浙西大旱,七八月都不見有雨,禾苗焦黃,秋收無望,而官吏卻逼稅。方臘在宣和二年10月,方臘揭竿起義。方臘旗幟鮮明,主張實現真正的平等,"劫取大家財,散以募眾",決心徹底推翻宋朝,解脫天下所有勞苦大眾。宣和三年四月,方臘在起義根據地幫源與宋軍決戰敗北,被迫帶親信退往洞源村東北的石洞中躲藏,由于叛徒當向導,最后不幸被捕,被解往汴京。方臘起義打下了六州五十二縣,威震東南半壁,從根本上動搖了北宋王朝的統治,北宋王朝從此一蹶不振,不久就覆滅了。方臘最后堅守的石洞被稱為"方臘洞"。
點評:叛賊?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