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352年前的今天,前338年8月2日 (農歷八月廿七),喀羅尼亞戰役打響。
公元前338年8月2日,喀羅尼亞戰役打響。
喀羅尼亞戰役(Battle of Chaeronea),發生在前338年的波奧蒂亞內的喀羅尼亞附近,是馬其頓腓力二世稱霸希臘的決定性的戰役。腓力二世領導色薩利、伊庇魯斯、埃托利亞、北福基斯、羅克里斯聯軍,擊敗雅典和底比斯聯軍,馬其頓的大獲全勝確定了馬其頓的崛起,也開始馬其頓在希臘的霸權序幕。此戰役,年僅18歲的亞歷山大擔任左翼指揮官。
腓力二世在前346年與飽受戰亂的希臘城邦締結和約,結束第三次神圣戰爭,也與他爭奪北愛琴海霸權而交戰了10年的敵人雅典,簽署另一個的和約。腓力二世廣大的王國、強盛的軍隊、和富饒的資源,使他成為De facto(事實上)的希臘霸主。對于較強盛的希臘城邦,如雅典等,他們在前346年后開始察覺腓力二世的力量將是城邦獨立自主的一大威脅,而雅典的狄摩西尼也鼓吹反對腓力二世。前340年,雅典與一座正遭受到腓力二世圍攻的城邦結盟,讓腓力二世終于忍讓不住,宣布與阿提卡城邦交戰,腓力便在前339年夏季率領軍隊進入希臘,很快地許多希臘城邦組建了一個同盟來對抗,并以雅典和底比斯為首。
在數個月的對峙后,腓力最終進軍波奧蒂亞,企圖從此地進攻雅典和底比斯。而希臘聯軍在喀羅尼亞附近阻擋馬其頓軍,聯軍的兵力與馬其頓軍相差無幾且占據有利的位置。關于這場戰役詳細史料較缺乏,但可知此役經過長時間戰斗后,馬其頓擊敗希臘盟軍左右兩翼,迫使他們潰敗而逃。
這場戰役被認為是古代世界最具決定性的戰役之一,此役之后雅典和底比斯的軍力遭到摧毀,也無法繼續抵抗,迅速結束這場戰爭。之后,強盛的馬其頓腓力二世迫使希臘人接受他所提出的協議,除了斯巴達外,所有希臘城邦都接受這個協議,成立了科林斯同盟。這個同盟由所有的希臘城邦參與,并由馬其頓領導,腓力二世成了和平的保證人。接下來,腓力二世被舉為希臘世界的統帥,準備在未來與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的戰爭中統領希臘人。然而,當腓力二世準備要展開入侵波斯的行動時,腓力遭到暗殺,整個馬其頓王國和與波斯戰爭的重任都留給了其子亞歷山大大帝。
馬其頓腓力二世的肖像
點評:是役亞歷山大初露鋒芒,也為將來他繼承大統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