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7年前的今天,1897年8月16日 (農歷七月十九),中東鐵路正式開工。
東清鐵路通過原始森林的路段(1905年),明信片
1897年8月16——中東鐵路正式開工
東清鐵路指沙俄修筑的從俄國赤塔經中國滿洲里、哈爾濱、綏芬河到達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鐵路中在中國境內的一段鐵路,簡稱“東清路”,民國以后改稱“中國東北鐵路”(簡稱中東鐵路或中東路)。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特使李鴻章赴俄祝賀沙皇加冕典禮,與沙俄簽訂了《中俄御敵相互援助條約》(簡稱《中俄密約》),在這個《條約》中規定了有關東清鐵路的建設事宜。
東清鐵路從1897年8月破土動工,以哈爾濱為中心,分東、西、南部三線,由六處同時開始相向施工。1903年7月14日,東清鐵路全線通車營業。
同時修筑的從哈爾濱直達旅順的支線鐵路(“中東鐵路南滿支線”)習慣上也認為是東清鐵路的一部分。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時長春以南路段改屬日本,稱為南滿鐵路。俄國東省鐵路公司還取得鐵路兩側數十公里寬地帶的行政管理權、司法管理權和駐軍的特權,形成比一般租界規模大得多的“國中之國”。沿線興起一批大小城鎮,特別是東省鐵路公司的管理中心,鐵路樞紐哈爾濱。
1929年夏季發生中東路事件,張學良強力收回中東路失敗。
1930年代,日本占領東北以后,蘇聯于1935年將中東鐵路賣給了日本。1945年,蘇聯一度又擁有這條鐵路。抗日戰爭勝利后,東清鐵路和舊南滿鐵路合并為中國長春鐵路,簡稱中長鐵路,由中蘇共管,1952年被中國收回。今天,這條鐵路稱為濱洲鐵路和濱綏鐵路,都屬于哈爾濱鐵路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