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8年前的今天,1896年8月1日 (農歷六月廿二),中國第一次放映電影。
1895年12月28日,電影在現代資本主義文明的重鎮法國問世。第二年,這一西方最新的技術成果就傳入了中國。據《申報》記載,1986年8月11日(光緒22年),一位法國游客在上海徐園的茶樓“又一村”放映了一部短片,這是電影第一次在中國放映。和在國外放映的情形相同,這部電影是穿插在“戲法”、“煙火”等游藝節目中放映的;放映地點也和世界上第一次電影放映有著某種相似之處——后者是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館里。1897-1898年,來自美國、俄羅斯、意大利以及葡萄牙的幾位商人先后在天華茶園、奇園、同慶茶園、升平茶樓、跑冰場等地點進行商業電影放映,使電影在這個東方大都會漸成氣候。
幾年以后,電影終于傳進了皇城北京。1902年,一個外國人開始在前門打磨廠租借“福壽堂”放映電影,使皇城根腳下的人們也開始領略了電影的風采。
電影最初在中國的名字被稱為“活動影戲”或“電光影戲”。當時在中國放映的影片也同樣來自國外,內容都是一些紀錄性短片和搞笑的滑稽短片,如《俄帝游巴黎》、《馬德里街市》、《西班牙人跳舞》、《以劍術賭輸贏》、《黑人吃西瓜》等。當時上海《游戲報》的一篇報道曾這樣描述這些早期的電影:“……美國電光影戲,制同影燈而奇妙幻化皆出人意之外者……座客既集,停燈開演;旋見現一影,兩西女作跳舞狀,黃發蓬蓬,憨態可掬。又一影,兩西人作角抵戲。又一影,為俄國兩公主雙雙對舞……觀眾至此幾疑身入其中,無不眉之為飛,色之為舞。忽燈光一明,萬象俱滅。”
中國人自己放電影是1903年在北京。中國商人林祝三從歐美回國,攜帶放映機和影片,在打磨廠樂天茶園放映電影,這是中國人從國外自運電影在國內放映的開始。此后,在北京前門外的大柵欄大觀樓戲院、西單市場內的文明茶園、東安市場內的吉祥戲院、西城新豐市場里的和聲戲院,相繼都有電影放映。
此后,電影還曾傳入皇宮之中。據報道,1904年,慈禧太后70歲壽誕之時,英國駐華公使曾進獻放映機一架,影片數套,為慈禧放映電影。但只放了三本,發電機即出現故障,導致爆炸,慈禧認為此乃不祥之兆,從此禁止在宮內放電影。第二年,大臣端方出國回來偷帶回放映機一架,并在宴請載澤時進行放映,結果中途放映機又發生爆炸,現場的翻譯等人被炸死。“宮廷電影”就此終結。()
1905年前后,電影在北京已蔚然成風。當時大觀樓戲院每晚都有電影放映,且座無虛席。至此可以說,電影這一藝術和娛樂形式終于落戶中國。
甲辰年六月廿七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