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6日 (農歷六月初四),中國“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獨具特色的大型民居建筑——中國“福建土樓”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8年7月6日下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開始對候選的世界文化遺產地進行審議。當天下午6時30分左右,第三個接受評審的中國“福建土樓”順利過關。
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嶺中的福建土樓,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著稱于世。其形狀有圓形、方形、橢圓形、弧形等。福建土樓產生于宋元時期,經過明代早、中期的發展,明末、清代、民國時期逐漸成熟,并一直延續至今。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創造性的生土建筑藝術杰作。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筑規劃的“風水”理念,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御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筑類型。
專家們指出,中國“福建土樓”獲得通過的原因是,它是東方血緣倫理關系和聚族而居傳統文化的歷史見證,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建筑藝術成就,具有“普遍而杰出的價值”。
據前來參會的中國代表團福建省成員介紹,“福建土樓”遵循了“天人合一”的東方哲學理念,就地取材,選址或依山就勢、或沿循溪流,建筑風格古樸粗獷,形式優美奇特,尺度適當,功能齊全實用,與青山、綠水、田園風光相得益彰,組成了適宜的人居環境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景觀。
世界遺產大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例會,每年召開一次,主要審議哪些遺產地可以進入《世界遺產名錄》,并對已列入其中的世界遺產地的保護工作進行監督指導。
評論:福建土樓的確是充滿東方濃郁文化氣息獨一無二的偉大建筑。
甲辰年六月初一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