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28年前的今天,1086年5月21日 (農歷四月初六),王安石逝世。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西)人。1042年(宋慶歷二年)進士。1058年(宋嘉祐三年)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強調權時之變,反對因循保守。
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宋神宗進行變法,積極推行新法。由于保守派的固執反對,新政的推行迭遭阻礙。
1074年(宋熙寧七年)辭退。1075年復宰相職。1076年再次辭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封舒國公,后改為荊國公,世稱王荊公。
1086年5月21日(宋元祐元年四月初六日)逝世。
為唐宋人大家之一。著有《字說》、《鐘山目錄》、《臨川集》、《臨川集拾遺》、(三經新義》中的(周官新義》殘卷:《老子注》(保存在《道藏》“彭把集注”中)。
史學界、學術理論界對王安石及其變法時間褒貶不一。梁啟超則給予了王安石及其新法以全新的評價:“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唯公庶足以當之矣。”他對王安石的道德情操、學術修養和政治抱負給予了全面的高度肯定。
事實上,在梁啟超的時代,中國已有一部分先知先覺者已經醒來,于是,王安石就被發掘成變法革新者的精神偶像。
那么,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是什么?拋開深刻的社會制度根源,重要的一條是在執行過程中的扭曲,被異化為官員魚肉百姓的“正當”手段,缺乏有效的監督保障。比如,實行青苗法,政府規定利率為20%,官員擅自提到30%,結果新法實行之后連年自然災害,官員逼債,農戶紛紛破產,連富戶也無法幸免;政府要平抑物價、抑制私商,官員就用更壞的官商代替私商,市場、貨源、價格被政府高度壟斷,百姓被盤剝更嚴重。雖然變法增加了財政收入,但以民窮為基礎的國富卻難以持續,社會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我發現歷史上很多次變法失敗的原因當中,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只是少數清醒的人從上而下卻脫離基層老百姓的變革,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戊戌變法莫不如此。改革如果不能普惠民眾,得不到人民群眾的真心支持和擁護,所謂的改革成果也只會是一堆泡沫,最終飄散在歷史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