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4月18日 (農歷三月初四),我國與津巴布韋建立外交關系。
津巴布韋國旗
津巴布韋共和國誕生于1980年4月18日,是非洲大陸獲得民族獨立的第50個國家。它位于非洲東南部,東鄰莫桑比克,南接南非,西邊和西北與博茨瓦那、()贊比亞相連,是個內陸國家。津巴布韋面積390,759平方公里,人口1,000萬左右,其中黑人約占95%,主要為班圖語系的馬紹納族和馬塔貝萊族,歐洲白種人約占人口的4.5%。
津巴布韋在班圖語系中是“石頭城”或“石屋”的意思。在首都哈拉雷市以南300多公里的地方,在南緯20°線附近有座城市,叫維多利亞堡。1868年在城南24公里的地方,發現了一座巍然屹立的石頭城——非洲著名文化遺跡,大津巴布韋遺跡,津巴布韋由此得名。
19世紀末,英國殖民主義者羅得斯創辦的“英國南非公司”侵占了津巴布韋,在這里建立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津巴布韋因此被命名為“南羅得西亞”。1964年,南羅得西亞的白人政權自行把國名改為羅得西亞,隨后又宣布所謂的“獨立”,推行野蠻的種族壓迫政策。津巴布韋人民奮起反抗,于1966年4月28日在錫諾亞打響了反對殖民統治的第一槍,從此開始了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斗爭。1979年4月白人種族主義政權宣布瓦解。1980年2月27日到29日,津巴布韋舉行了獨立大選,選舉結果,穆加貝領導的津巴布韋非洲民族聯盟以壓倒優勢獲勝,他本人出任新政府總理兼國防部長;4月18日,津巴布韋宣告獨立,定國名為津巴布韋共和國。
建國以來,津巴布韋的國民經濟取得了迅速的發展,國民生產總值以平均每年10%的速度遞增。農業、采礦業和制造業被稱為津巴布韋經濟的三大支柱。津巴布韋地處熱帶高原,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適宜種植煙草、玉米和牧牛(肉用),糧食除自給自足外,還向鄰國出口。津巴布韋還是非洲最大的煙葉生產國和出口國。同時,津巴布韋的礦產資源也極為豐富,有煤、鉻、鐵、石棉、黃金、鋰等四十多種,其蘊藏和開采量在非洲和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津巴布韋的制造業有食品、金屬和金屬制品、化工等。輕工業產品遠銷世界各地。
中國人民和津巴布韋人民在長期斗爭中互相同情和支持,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津巴布韋獨立的當天,兩國就建立了外交關系。
穆加貝聘任津巴布韋首任總理
甲辰年三月初十 日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