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4月17日 (農歷三月廿一),武林中人首次獲得段位證書。
國家體育總局今天在北京首次向武林中人頒發段位證書。這次獲得武術段位的共有112人,其中九段3人,八段26人,七段83人,獲得武術九段段位的3人分別為原云南武術總教練何福生、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張文廣和上海體育學院教授蔡龍云。
何福生,1910年生人。我國當今的著名武術家、全國武術協會委員、國家級武術裁判員、云南省武術隊教練。 擅長摔跤,有“馬前三刀”、“何快摔”之稱。1928年10月,在南京舉行的第一屆國術國考中,何福生獲得了刀、槍、劍、棍套路比賽的優秀獎。1929年,被錄取為國術館第三期教授班班的學員1931年以優秀的成績畢業于中央國術館,隨即留館任教。1933年受聘任國立國術體育專科學校武術教師。
1933年和1936年,中央國術館曾兩次組織“南洋旅行團”。何福生隨團先后訪問了香港、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地,他們的精彩表演,轟動了南洋群島。
從1958年開始,他經常代表云南隊參加全國武術表演和比賽。1962年,他雖年過半百,還獲得一等獎;1972年,他雖已六十二歲高齡,依然自告奮勇,承擔起重建云南武術隊的重任。1977年他年近古稀,在內蒙古比賽時獲太極拳第二名,對練項目也進入了前八名。西雙版納、瑞麗、昭通、大理等地的傣、白、緬甸等族的人民,無不知曉這位老當益壯的武術家。
張文廣,1915年1月15日出生,河南省通許縣人,回族。當代武林泰斗,武術教育家,著名武術教授,當代“武林三泰斗”之一。
1929年起跟隨近代查拳大師常振芳老師鉆研查拳體系的各種拳械套路。1933年考入南京中央國術館,系統地學習了長拳、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等拳術器械,以及摔跤、拳擊、散打、短兵、長兵等眾多對抗性項目,系統地掌握了武術各流派的特點和風格,善于套路演練,又長于對抗搏擊。30年代,曾多次獲得全國武術、摔跤冠軍。1936年4月,榮獲第十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武術選拔賽男子組第一名。同年6月,作為中國體育代表團武術隊隊員遠赴德國柏林、法蘭克福和漢堡等地表演。1953年開始在北京體育大學任教武術,并和同仁一起創辦了新中國第一個武術系,長期擔任系主任,他培養出我國第一批武術碩士研究生。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給他“新中國體育開拓者”榮譽獎。1995年被評為全國十大武術教授之一,1998年被授予中國武術九段。
蔡龍云,我國著名的技擊家、全國武術協會副主席、上海體育學院副教授。1929年生于山東濟寧,出身于武術世家,是我國武術前輩蔡桂勤的兒子。1943年的12月13日,上海中西拳擊對抗賽擊敗西洋拳擊界名手、俄籍拳師馬索洛夫。1953年參加全國民 族形式體育運動會,以“華拳”,“峨眉刀”、“華拳對打”獲得金質獎 章。1954年他又首批進入國家武術隊,后擔任國家武術隊隊長。1960年1月,他擔任了上海體院武術教研室的負責人,1978年他被 提為副教授。1981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曾任上海華聯同樂會體育部武術教練。建國后,歷任上海武術界聯誼會常務執行委員,中央體育學院競技指導科武術隊政治輔導員,上海體育學院武術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國家級武術裁判員。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擅長華拳、少林拳、太極拳和形意拳。1943年和1946年在上海先后以中國武術擊敗外國拳師馬索洛夫和魯索爾。1953年在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大會上獲優秀獎。主編有《武術比賽規則》。著有《武術運動基本訓練》、《少林寺拳棒闡宗》、《五路查拳》等。
張文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