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4月1日 (農歷二月廿二),劉少奇首次受到不點名批判。
1967年4月1日,中央文革小組成員戚本禹以“評論反動影片《清宮秘史》”為名,第一次在中央報刊上不點名地批判劉少奇。
《清宮秘史》是姚克編劇,朱石麟導演的歷史故事片,描寫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之間宮廷斗爭的歷史。該片是愛國主義的。但時任全國電影指導委員的江青說是“賣國主義”的,()文章引用了1965年12月毛澤東的一次談話說:“《清宮秘史》,有人說是愛國主義的,我看是賣國主義的,徹底的賣國主義的。”
文章誣陷劉少奇“是假革命,反革命”,“是睡在我們身旁的赫魯曉夫”,把“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反動資產階級的代言人”、“帝國主義買辦”、“修正主義路線的總根子”等不實之詞強加于劉少奇,同時,以所謂“勾結另一個黨內最大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的影射手法攻擊鄧小平,并宣稱”一定要把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拉下馬”。
從此,在全國報刊上掀起了以“中國赫魯曉夫”為代稱的批判劉少奇運動的高潮。劉少奇據理提出申訴意見,但被置之不理。此后,劉少奇等人受到殘酷迫害。
甲辰年二月廿三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