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3年前的今天,1901年2月3日 (農歷臘月十五),農林生物學家、教育家樂天宇出生。
樂天宇(1901—1984),農林生物學家、教育家。早年投身中國人民革命事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在革命老區舉辦農業教育,實行教學、生產、科研三結合,培養新型科技人才,創建延安中國農學會,倡議開墾南泥灣,對革命老區經濟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國解放以后,對農業教育改革和發展橡膠種植業作出一定貢獻。晚年受林彪、四人幫的迫害,失去正式工作機會,在家從事著述。冤案昭雪后,以全部補發給他的工資和月工資的85%用于創辦九嶷山學院,為開發貧困山區培養建設人才。
樂天宇原名天愚,又稱天燏、天遇。1901年2月3日出生于湖南省寧遠縣官橋鄉蔴池塘村。自幼聰慧,勤奮好學。1916年考入長沙市立第一中學,開始接觸社會,并接受進步思想。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后,他積極參加抵制日貨和由毛澤東領導的湖南“驅湯”(湯薌銘),“驅張”(張敬堯)等愛國運動。
1921年,考入北京農業專門學校,結識鄧中夏、何孟雄等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成員,成為李大釗組織領導的共產主義運動的積極追隨者。1922年北京農業專門學校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他出任團支部書記。1923年3月8日北京農業專門學校改為國立北京農業大學(今中國農業大學前身)。1924年1月,北農大團支部和全體團員經批準轉為中共黨支部和黨員,樂天宇任第一任中共北農大黨支部書記。在北農大學習期間,我國著名的愛國主義林學家梁希教授對他非常器重,常以“黃河流碧水,赤地變青山”、“綠蔭護夏,紅葉迎秋”、“四時花香,萬壑鳥鳴”相勉。樂天宇也以此為奮斗終生的目標。
1925年,樂天宇在北農大畢業后,先后在北京、察哈爾、湖南、湖北、河南、安徽等地為革命奔走,出任過中共北京西郊區委書記、張家口地委農委書記。在張家口,他以西北督辦署實業廳林業技術員的公開身份為掩護,從事農民運動,組織農民協會,會員發展到600余人。同年秋,因馮玉祥將軍主持的國民軍西撤,農運受挫。他不得不離開張家口,到安徽省六安農校執教。
1927年初,南方革命運動高漲,組織上派樂天宇回到湖南寧遠,開展農民運動,他發動群眾,組織農民協會,并被推選為寧遠縣農民協會執行委員會委員長。正當全縣農民運動高漲之際,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革命形勢急劇變化,農民協會遭受血腥鎮壓,為保存革命力量,組織上要樂天宇離開寧遠,輾轉回安徽六安農校。“七·一五”汪精衛在武漢叛變后,國共兩黨徹底分裂,樂天宇到達六安不久,就被捕并押回長沙,投入監獄。
1930年7月,工農紅軍攻打長沙,樂天宇與難友趁機越獄時負傷,不得不潛赴衡陽養傷。同年底,傷愈離開衡陽,先后任河南大學農學院教授兼推廣部主任、河南省第五區農林局局長、湖北省文化研究院導師、甘肅省慶陽縣縣長、湖南省衡陽船山高級農校主事等職。1939年7月“七七事變”,日本侵略軍占領了我半壁河山,國共兩黨重新合作,全國人民奮起投入抗日救國戰爭。樂天宇決心離開較為優裕的生活和妻子兒女,于1939年冬只身奔赴延安,參加抗日救國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