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2月6日 (農歷冬月十三),印度爆發教族騷亂。
印度爆發教族騷亂
1992年12月6日,數千名印度教“志愿服務者”強行沖進并拆毀有爭議的印度北方邦圣城阿約提亞的巴布里清真寺,導致印度各地爆發近20年來最嚴重的全國規模教族騷亂,造成1100多人死亡,4000多人受傷。此事件在伊斯蘭國家引起強烈反響和抗議浪潮。
12月6日,數千名印度教徒搗毀了位于印度北方邦阿約迪亞的巴布里清真寺,從而導致了一場全國性的暴力事件,使一度趨于穩定的印度政局重又出現了動蕩。事件發生后,印度政府采取果斷措施,使局勢得到了控制。
印度毀寺事件的發生不是偶然的。在印度八點七億人口中,印度教徒占七億,穆斯林占一億。一九九○年十月,主要由印度教徒組成的人民黨主席阿德瓦尼曾因鼓動印度教徒去阿約迪亞“拆寺建廟”,而被當時維-普-辛格和謝卡爾政府逮捕,致使執政黨發生分裂,維-普-辛格政府下臺。在一九九一年五月的大選中,印度人民黨在議會中得一百一十九個席位,成為國大黨政府的最大反對黨。同年六月,拉奧政府上臺,該黨在一些問題上同政府合作,但對拉奧總理支持修建羅摩廟,同時主張不拆毀清真寺的立場不滿。一年多來,寺廟之爭未曾間斷。不久前,印度人民黨和世界印度教大會突然宣布十二月六日印度教徒要舉行重建羅摩廟的“圣典”,并號召各地印度教徒去阿約迪亞參加重建羅摩廟的象征性的“義務勞動”,結果釀成了一場本世紀以來最大的宗教沖突流血事件之一。這場沖突給印度人民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拉奧政府能在短短幾天內迅速采取果斷措施,對平息暴亂起到重要作用。毀寺事件爆發當晚,印度總統夏爾馬立即宣布解散印度人民黨執政的北方邦政府和議會,并實行總統治理。與此同時,拉奧總理也向全國發表電視講話,呼吁全體公民保持“鎮靜、和平與和睦”。隨后,政府下令逮捕了二十六名印度教激進分子,拘捕了印度人民黨領導人喬希和阿德瓦尼。另外,印度政府還以“挑動不同宗教團體對立”的罪名,取締了國民志愿團、世界印度教大會、伊斯蘭促進會和伊斯蘭志愿團等五個組織。
同時,政府迅速調派軍隊進駐阿約迪亞,驅散聚集在清真寺周圍的成千上萬印度教徒,并把他們遣送回家,這就及時控制了肇事發源地。政府還承諾重建被毀的巴布里清真寺,穩定了穆斯林的人心。其次,拉奧總理還及時召開內閣會議,取得全體閣員的支持。國大黨內部也一致表示團結在拉奧總理周圍。另外,宣布議會休會,讓議員回到各地幫助平息暴亂,避免議會進行激烈的辯論。所有這些,都對迅速恢復正常局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甲辰年十一月初六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