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2年前的今天,1922年12月1日 (農歷十月十三),退位皇帝溥儀舉行結婚大禮。
1922年12月1日凌晨,居住在紫禁城中的最后一位皇帝溥儀舉行結婚大典。30日夜間,滿蒙王公和遺老舊臣們就已齊集在宮內等候典禮。1日零時,溥儀穿著袍褂來到乾清宮,派載振,昭煦為正、副使,并派御前侍衛衡永等8人隨行。同時命蒙古親王那彥圖、蒙古郡王貢桑諾爾布、載澤和溥信四個御前大臣,在乾清宮照料一切。
1時,溥儀派人把一柄如意放到鳳輿里邊,然后由載振押著出發。這頂鳳輿比普通轎子大得多,需16個人抬;轎頂涂金,正中有一只很大的金鳳凰,鳳背上有一個小金頂;周圍有9只小金鸞,嘴里都銜著長長的黃絲穗子。轎圍是鵝黃色緞子底,上邊繡著藍色鳳凰,抱著紅色雙喜字,繡工極為精細。
迎娶儀仗隊出神武門,以大鼓100對及牛角號齊鳴。軍警憲機關派來騎、步兵2000多人壯威保護。迎親街道實行戒嚴,馬路兩邊人山人海。北洋政府及外籍人員來參觀者,每人發一銅質徽章才可通行。3時左右,皇后婉容登輿,由8名御前侍衛執藏香在前引導,原班儀仗隊護送,經東華門,把皇后迎入乾清宮。婉容皇后下輿,溥儀揭下她的蓋頭,一同走上喜床,吃“子孫餑餑”,窗外有一個官員用滿語高聲念誦祝詞。宮內另擺下“合巹宴”,有豬羊叉、金銀酒、金銀膳等。溥儀夫婦只坐一坐就離開了。隨后新后又要向東南方坐帳,與溥儀一同吃“長壽面”。婚禮第一天的儀禮結束。
3日上午,舉行“受賀札”。由于各國駐京使節通過北洋政府的外交部,再三請求要到宮中向溥儀祝賀,遂成立招待處,由莊士敦、梁敦彥任總招待。在景運門外臨時搭起了兩座大席棚,由北京飯店定購了豐盛的冷食、糕點和法國香檳酒,另外,還準備了100余臺二人肩輿,供他們來往乘坐。乾清宮外、仍照元旦那樣,陳列著靜鞭和各種樂器,搭一個大牌坊,上面掛著各色彩綢。上午10時,大批駐華使節來到東暖閣,向穿龍袍褂、戴珠冠的溥儀和穿旗袍、梳兩把頭的婉容行鞠躬禮,溥儀夫婦只是微微點頭,表示答禮。
接見了外國使節,溥儀又坐上寶座,接見黎元洪大總統的致賀專使黃開文。黃開文遲出,又接見北洋政府文武大員和各省軍閥的代表40多人。另外,還有張作霖的代表張景惠以及曹錕、吳佩孚等人的代表。禮畢,并請他們吃飯、看戲。接著又鳴鞭、奏樂,滿蒙王公、舊臣遺老向溥儀行三跪九叩禮。人數眾多,不少是特地從各省趕來的。典禮結束,所有的駐華使節、王公舊臣和遺老遺少等等,一齊來到景運門外那兩座大席棚內,大吃大嚼起來,100多張大圓桌全被擠滿,嘈雜喧笑,一片吃聲。
身穿吉服的溥儀
身穿皇后服飾的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