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9年前的今天,1825年11月9日 (農歷九月廿九),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逝世。
亞歷山大一世·巴甫洛維奇(1777年12月23日-1825年11月9日,1801年—1825年在位),是俄羅斯帝國皇帝,保羅一世之子。亞歷山大一世由祖母葉卡捷琳娜二世撫養,父親被殺后即位。
也許這些東西(指民主自由思潮)都是幻想和錯誤,可這都是我年輕時贊同過、信奉過的東西,不應由我來進行懲罰——亞歷山大一世
在俄國歷代沙皇中,他是最難以評價的一位,動蕩的年代更反襯出他思想的復雜性。從小,他成長于祖母葉卡捷琳娜和父親保羅的互相矛盾敵視的夾縫中,在兩者之間保持著平衡,既得祖母的歡心,又得父親的重視,初步顯示出這位“王座上的演員”的能力。
亞歷山大一世
他矛盾的個性還表現在他的思想上。沙俄皇宮是歐洲最頑固的專制主義堡壘,而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亞歷山大,卻深受具有共和主義和民主自由思想的老師拉阿爾普的影響。后來,他的鐵蹄在追擊拿破侖的戰爭中踏進法國這個啟蒙主義思想的大本營,更開闊了他的眼界。他曾經這樣評價過同他的統治根本對立的民主自由思潮:“也許這些東西都是幻想和錯誤,可這都是我年輕時贊同過、信奉過的東西,不應由我來進行懲罰”。
1796年,一代女皇葉卡捷琳娜大帝駕崩,她臨終曾立下遺囑,由孫子亞歷山大直接繼位,但最終還是由亞歷山大的父親保羅搶先登上沙皇寶座。實際上知道內情的亞歷山大并沒有顯露出意見。
保羅一世即位后,他乖戾暴躁的性格和他聯法抗英的政策都引起了貴族階層的深深不滿,他甚至與拿破侖約好遠征印度,導致大批官兵無謂的犧牲。1801年,參政院官員、近衛軍官兵在英國支持下發動了政變,保羅一世在寢宮中被勒殺,驚恐萬分的亞歷山大在半推半就中成為俄國新沙皇。實際上,亞歷山大事先知道政變陰謀,而且默許了政變之后由他繼承皇位。盡管此變化符合俄國的發展利益和多數人的意愿,但亞歷山大還是長期深受良心的譴責,這也是造就他復雜性格的一大原因。
1803年起,老謀深算的廷臣阿拉克切耶夫開始掌握了權力,終亞歷山大一代,他一直是決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在阿拉克切耶夫主張下,亞歷山大前期內政上的最大的舉措是推行軍屯制度,就是在國有的土地上推行兵農合一的制度,既訓練了一支龐大的后備軍隊,又使其自給自足,不增加國家的財政負擔。
亞歷山大的皇座逐漸坐熱之時,正是拿破侖強悍的黑影逐漸逼向俄羅斯龐大臃腫的身軀之際。1804年,亞歷山大確立了聯英抗法的決策,1805年親任俄奧聯軍總司令,12月在捷克的奧斯特里茨第一次親身領教了拿破侖這個科西嘉怪物的厲害,損失慘重之后乘夜逃脫。
1806年,拿破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潰了普魯士,進入波蘭,這嚴重威脅到了沙俄的利益,亞歷山大不得不再次組織抵抗。1807年波蘭戰場,本格尼森率領的俄軍節節敗退,亞歷山大被迫求和。亞歷山大與拿破侖在涅曼河中心的木筏上舉行了一對一的會談,亞歷山大又一次將他“演員”的特長發揮得淋漓盡致。最后雙方簽訂了提爾西特和約,實際上是法俄兩國瓜分歐洲的協議,兩國結盟,瓜分波蘭,俄國承認拿破侖在歐洲各國的既得利益,法國則允許亞歷山大在瑞典和巴爾干“自由行動”。利用這個“自由行動”,此后的幾年,亞歷山大使北極熊的貪婪本性重新發作起來,1809年入侵瑞典,奪取整個芬蘭和瑞典本土的一部分。1811年,再次入侵土耳其,奪取了摩爾多瓦東部地區,后來,還吞并了格魯吉亞和阿塞拜疆。
但很快,俄國同拿破侖的關系破裂,又一場戰爭已不可避免。導火線是波蘭問題,拿破侖堅持要在波蘭地區建立一個華沙公國,但俄國絕不肯讓出其已經得到的肥肉,但矛盾的根源還在于俄國參加拿破侖對英國的“大陸封鎖體系”嚴重損害了國內資產階級的商貿利益,迫于壓力,亞歷山大又重新向英國靠攏,這就觸怒了拿破侖。
1812年6月,拿破侖40萬大軍跨過涅曼河,直逼北極熊的心臟。一開始俄軍節節潰敗,幾乎無還手之力,斯摩棱斯克很快失手。亞歷山大被迫重新起用老將庫圖佐夫。庫圖佐夫在波羅丁諾與拿破侖大戰一場之后,就決定放棄莫斯科,誘敵深入,讓俄國廣袤的國土“像海綿一樣吸干拿破侖這股洪流”。拿破侖占領莫斯科后,發現他所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這也可算是另一種形式的“空城計”吧),四周都是虎視眈眈的俄軍,后方的補給線面臨被切斷的危險,接著,俄國冬天的酷寒又即將到來。而且,拿破侖的軍隊中爆發斑疹傷寒,“斑疹傷寒將軍”的殺傷力超過任何一位敵將。在試圖與亞歷山大和談被拒絕后,拿破侖被迫撤退,沿途屢遭俄軍襲擊,狼狽不堪,拿破侖乘輕便馬車只身逃回法國。
亞歷山大迅速組織起了有俄、英、普、奧、瑞等國參加的第六次反法同盟,1813年10月萊比錫一戰(此戰被稱為“民族之戰”,因為歐洲幾乎每個民族都有人參加,而且也確實關系到每個民族的命運),聯軍終于打敗了重新組織起來的拿破侖大軍。亞歷山大以“解放者”的身份,同普魯士國王、奧地利首相一起雄赳赳地踏上法蘭西的國土。法國外交大臣塔列朗宣布投降,拿破侖退位,被放逐到厄爾巴島。
戰后,歐洲各國代表在維也納舉行大會討論戰后新秩序問題。除土耳其外,每個歐洲國家都有代表參加,實際上起主要作用的是俄、英、普、奧四大國。亞歷山大與普魯士國王結成聯盟,主張由俄國獨吞波蘭,由普魯士得到薩克森作為補償,但遭到奧、英的強烈反對,幾乎要兵戎相見。與此同時,拿破侖奇跡般回到法國,重新建立拿破侖帝國。這終于促使正在維也納打口水的各國政要團結起來,迅速簽署了《最后文件》,亞歷山大如愿以償得到了波蘭的大部分。很快拿破侖兵敗滑鐵盧,亞歷山大第二次勝利進駐巴黎。
在亞歷山大倡議下,歐洲各國組成了“神圣同盟”,這個同盟已經有了后來國際聯盟、聯合國的雛形,但在當時的作用是協調各國政府的關系,以便共同鎮壓各國國內的民眾運動。1820年,這個“以正義、仁慈、和平為宗旨”的同盟,第一次發揮了作用,在亞歷山大建議下組織鎮壓了意大利、西班牙的革命。
但巔峰時期的亞歷山大,卻出現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回到圣彼得堡之后,亞歷山大好象變了一個人,精神和意志急劇退化,喜歡獨處,越來越深居簡出,思想上逐漸傾向于神秘主義,對東正教越來越虔誠,多次表示希望退位。
亞歷山大據說與歐洲各國許多貴婦有過私情,甚至還傳說他有戀妹癖,但他只對“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感興趣,終身沒有留下一個后代。1825年,史載亞歷山大暴卒,但據說他實際上只是循入空門,后來還以修士庫茲米奇的身份出現過。如前所述亞歷山大思想和行為的諸多難以理解之處,給俄國歷史留下了諸多謎團,使他被后人稱為“至死如謎的司克芬斯”。
亞歷山大一世時代,通過一系列戰爭,主要是與拿破侖的戰爭,使俄國的版圖和勢力范圍在彼得一世、葉卡捷琳娜二世時的基礎上,又向歐洲心臟地帶推進一步,當他的鐵蹄踏遍歐洲各國時,已毫無疑問是當時的歐洲霸主。亞歷山大一世時代是沙皇俄國在國際地位上的巔峰時期。而他作為主要參與者通過維也納諸條約、“神圣同盟”建立起來的歐洲新秩序,歷經19世紀中期歐洲政治版圖的多次變遷,一直到一戰后的凡爾登和約才被完全取代。主要是因為這些,他被列入本排行榜中,位居第87位。
點評:俄羅斯巨大的戰略縱深和庫圖佐夫明智的作戰策略,是亞歷山大一世能夠打敗拿破侖的兩大主觀因素。但更重要的一點,拿破侖不顧一切的入侵證明他已經失去了一個政治家的理智,他帶來的連年戰禍使他最終被歐洲人民所拋棄,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舊秩序最后的拯救者的領袖,亞歷山大一世便成了歷史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