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1月23日 (農歷十月初十),現代名中醫孔伯華病逝。
1955年11月23日,現代名中醫孔伯華病逝
孔伯華(1884-1955),譜名繁棣,號伯華,別好不龜手廬主人。孔伯華祖父為當地名醫,孔氏深受其影響。幼年時攻讀經書,并隨父宦游各地。后以母病,遂立志學醫。16歲時,移居河北易州行醫,于當地與名醫狄虎堂等人交善。后又于25歲時在北京外城官醫院任職,與當時名醫張菊人、陳伯雅等共事,砌磋學問。
1929年,汪精衛反動政府意欲消滅中醫,他便聯絡同道在京師創辦了醫藥學會,奔走呼吁,被推舉為聯合會主席到南京請愿談判,終于使政府取消了前議。同年,孔伯華與蕭龍友共創中國第一所醫學高等學校“北京國醫學院”,邀請各地名醫并肩作戰,辛苦操勞,在沉重的中外當局壓力下培養出了大批的下一代中醫人才,這些學生也都是成績卓著的棟梁之才,在其后中醫元氣大傷的情況之下,承擔起了繼承和發展中醫的重任。
解放后,孔伯華因醫術高超,名列中國四大名醫,更因高風亮節,倍受各界人士尊重。歷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主席團成員),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顧問,中國醫學科學院學術交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黨中央選定孔伯華擔任毛澤東的保健醫生。
孔伯華先生一生操勞,在1955年3月10日,他在出診過程中身體突然感到不適,但仍勉強為6位病家診治。其后便回家調養,不料從此一病不起,于1955年11月23日病逝,享年71歲。先生去世后,周恩來總理親自擔任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親往寓所吊唁。
孔伯華先生用藥的特點,可以總結為“虎嘯龍騰”。他遣方用藥必先辨證精詳,對證用藥,并無門派的偏傾。他認為不論是祛邪還是扶正,都是為達到恢復和補養元氣的目的。扶正即為祛邪,祛邪亦可扶正,孰前孰后,應因人因地因時而決,不可先有主見。他認為只要辨證準確,則“參、術、硝、黃俱能起死;芩、連、姜、附俱可回生”。要對證下藥,不可執于成方。喜用并善用石膏,故有“孔石膏”之稱。孔伯華先生治病的特點是注重整體,強調元氣。他認為不可以只知治病,而不顧護人體的元氣。他還十分強調辨證論治,認為:“醫之治病,首先在于認證,將證認清,治之則如同啟鎖,一推即開。認證之法,先辨陰陽,以求其本,病本既明,虛實寒熱,則迎刃而解。”他提出了將中醫理論中重要的“陰、陽、表、里、虛、實、寒、熱”的八綱,分為“陰陽”兩綱和“表、里、虛、實、寒、熱”六要的觀點。
所著有《八種傳染病證治析疑》、《臟腑發揮》等,尚未見付梓。
技藝精湛的老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