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1月19日 (農歷十月十四),美籍華裔物理學家吳健雄獲普平獎章。
吳健雄1912年出生在江蘇省太倉縣,1940年獲伯克利加州大學博士學位。1956年,她通過實驗驗證了電子的弱相互作用和其鏡象并不總是相互對稱的論點。這項實驗震驚了世界物理界。現在,吳健雄博士是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榮譽教授,由于在學術研究方面作出杰出貢獻,她已經榮獲世界16所大學授予的榮譽博士學位。
為了表彰吳健雄教授在物理學領域的杰出貢獻,1991年11月19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授予她代表理工界很高榮譽的普平獎章。中國駐美國總領事館總領事隆重設宴,慶賀當代偉大的華裔女物理學家吳健雄榮獲普平獎章。酒會上,爆出一件保守了50多年的內幕消息:吳健雄在美國留學時博士論文的研究成果,使美國首先試制成功了第一顆原子彈。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科學家發現,原子核分裂時會產生強大的能量,如果加以利用就能制造出一種比普通炸彈的威力厲害幾十萬倍的原子彈。羅斯福總統下令撥款20億美元,設立代號為“曼哈頓計劃”的原子彈研究機構。1939年,美國兩位物理學家經過研究認為,“鈾核子可能分裂成兩半,同時放出大量的能量”。這一信息很快傳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引出了許多需要解答的問題。那時,吳健雄正好在該校與塞格瑞教授合作做實驗和研究工作。塞格瑞教授建議審查在鈾核子分裂時,是否會有“稀有氣體”產生。但這時,塞格瑞教授要去紐約探望老朋友費米教授。吳健雄便單獨進行探測“鈾核子分裂是否產生稀有氣體”的研究,找出好幾種“稀有氣體”引出的放射性系列。她把研究成果寫入了自己的博士論文。塞格瑞教授返回加州后,看到吳健雄的實驗結果興奮極了,立刻讓她把這些實驗結果寫成一篇短訊,送到美國物理通訊發表,而詳細的實驗報告則根據美國有關守密協議,不予公布。
在這期間,擔任“曼哈頓計劃”指揮官的費米教授在華盛頓省漢佛城建立了原子爐。原子爐的連續反應在開始幾個小時后,莫明其妙地停止了。費米教授猜想,可能是在原子分裂時,產生出一種物質把大多數的中子吸收了,因此,停止了連鎖反應。塞格瑞教授對費米說:“你去問吳健雄女士吧!”。費米找到吳健雄,取得了守密的博士論文。原來,原子爐停頓的原因,正是吳健雄的博士論文中研究原子核分裂時所找出的“稀有氣體”之一,毒殺了連鎖反應。知道了原子爐停頓的原因,很容易地就找出了“解毒劑”,使原子爐又開始正常運轉。結果,第一顆原子彈終于在美國首先試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