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3年前的今天,1701年1月18日 (農歷臘月初十),腓特烈一世加冕成為普魯士。
腓特烈一世畫像
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1657年7月11日—1713年2月25日),全名腓特烈·威廉·馮·霍亨索倫,普魯士的第一位國王(1701年至1713年在位),得到國王的稱號前為勃蘭登堡選帝侯兼普魯士公爵。
腓特烈一世是勃蘭登堡大選侯腓特烈·威廉與第一任妻子奧蘭治-拿騷的路易絲·亨利埃特之子,1657年7月11日生于柯尼斯堡(今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1701年,皇帝利奧波德一世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陷入孤立的境地,腓特烈一世第一個與皇帝結盟并派出援軍。作為回報,皇帝在一份秘密協約中答應授予其國王的稱號。1701年1月18日,腓特烈一世在柯尼斯堡加冕為普魯士"里的"國王,稱腓特烈一世。
腓特烈一世的稱號是普魯士“里的”國王(König in Preußen)而不是勃蘭登堡國王,也不是普魯士“之”國王(König von Preußen),因為第一:神圣羅馬帝國內除了一般由皇帝兼任的德意志國王和波希米亞國王以外不能有別的國王,而勃蘭登堡屬于神圣羅馬帝國;第二:普魯士仍有一部分(西普魯士)是波蘭領土。稱王之后,腓特烈一世積極參加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繼續擴大領土。他相繼獲得林根﹑默爾斯﹑上蓋爾登﹑諾伊堡等地,此外還買得泰克倫堡和奎德林堡,為普魯士爭奪歐洲霸權打下基礎。1713年2月25日在柏林去世,終年55歲,安葬于柏林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