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無奈小說簡單畫蛇亂添足
《何以》無奈小說簡單畫蛇亂添足
《何以笙簫默》播出后毫無意外地在第一時間成為了話題熱點,收視火爆,初期口碑也不算太糟,網上抨擊者有之,但總體來說大多數預期觀眾還是在找到原著的感覺后饒有興趣地繼續圍觀。但隨著劇集進入后期,純愛慢慢走了味兒,國產劇狗血套路漸露端倪,其前期在觀眾中建立的好感隨之流失,據小浪觀測,《何以》在某網站的評分自攪局的第三者出現后便開始了下降的趨勢,而觀眾吐槽的樂趣也愈發蓋過了觀劇本身。
《何以笙簫默》并不是一部適合于改編成電視劇的作品。首先較短的篇幅便決定了它很難獨自承擔起國產劇黏黏糊糊敘事的重任,而抒情性散文化的行文方式也讓它在以講故事見長的電視劇面前相形見絀。另外,經典且在時間流逝中被尊崇成神一樣的角色本身就很難被影像化,何以琛這種曾入無數少女閨夢的人物,如果不能將其成就,就會被其拖垮,演員選擇,何其艱難!同樣不能忽視的是,《何以笙簫默》畢竟是一部十年前的作品,它今日的地位更多的是來自它問世的時機,而不是內容本身,十年前的感情認知被拿到今天鄭重其事地剖析,除了當年的鐵桿書迷,新觀眾還能認同這種明明一分鐘就能解釋明白的誤會卻偏要不清不楚互虐地拉扯大半本書的愛情定義嗎?
《何以笙簫默》是個燙手的山芋,未免被灼傷,劇方找來了能鎮得住場面的人氣演員,顧漫親任編輯更是能擋住悠悠眾口的不少質疑之聲。但是這樣的配備并沒有從根底上解決上述改編缺陷,小浪覺得,受原著所限,《何以笙簫默》總體來講情節較空,后期竟轉入狗血的三角撕逼,新加入的線索收尾倉促,任性的剪輯編排更是最大限度地拖沓了節奏;部分角色雖掀起了觀眾的瘋狂追捧,但其魅力卻主要在于演員和角色塑造本身,而不是劇情賦予。十年之后的顧漫,對這個故事的新解讀并沒耳目一新之感,不免有幾分遺憾。但考慮到這是一部被各種利益捆綁的人氣電視劇,想必也有諸多無力之處吧。可以說,這是一部話題營造上成功,制作方面卻頗為粗糙的電視劇。
改編:前期原著作保,后期狗血續命
【粉紅互動奪眼球,可惜情節弱】
《何以笙簫默》前半部分還是比較貼近原著,以小說中的橋段為生發點,劇版盡可能地將其潤色得豐滿有趣,尤其那些經典場景更是做了重點還原,部分場景打造得也很是唯美。能看到記憶中無數次午夜夢回閃現的想象畫面躍然于熒屏之上,倒也足夠原著黨先感激涕零一番。
但是,和許多小說改編劇一樣,《何以笙簫默》著重于場景的重現,卻忽略了劇作本身整體的布局考量,似乎只要能把小說中的段落演出來就算是完成任務了,至于劇集的節奏、前后劇情的銜接,都可以無關緊要。《何以笙簫默》從一開始便呈現出一種敘事滯緩的格調,當然許多人也把這種帶著淡淡憂傷的“慢”當做獨樹一幟的風格。
而在對具體段落的重現上,《何以笙簫默》有時也有點“偷懶兒”,場景對話雖都照搬原著且還原地十分認真,人物起伏的內心卻沒有想辦法去呈現,核心情節雖有,前期鋪墊卻不夠,以致許多場戲看起來十分干癟。最能激起觀眾吐槽的還有細節上的機械還原,明明環境已經變了,卻還要按照小說中所寫去推進,譬如何以琛對向恒說著“你撬了我辦公室的門”時,可還記得劇組已經費心地給三位大律師搭了一個現代style、根本就沒有門的辦公室?類似級別的錯漏之處在劇中并不少見,諸如忽而黑夜轉瞬白天的混亂時序、“美國”飛往上海的航班播報(應該是具體城市)、用房卡開家門等等。雖有《何以》的盛名,卻也沾染上國產劇粗糙的陋習,還真把觀眾的找茬當娛樂了?
當小說本就精簡的情節被講得差不多后,被嚴重抻長的《何以笙簫默》終于暴露了劇情空洞的先天軟肋。已經出現過許多遍的追憶繼續似水年華地重復,強撐時間的用心太過昭然若揭。編劇急急需要新的矛盾點來延長故事壽命,可惜找來的續命靈丹竟是碗狗血。應暉的加入是《何以笙簫默》后期最大的改編敗筆,用盡機關胡攪蠻纏的感情爭奪并不符合劇集本身的風格,濫俗的橋段也嚴重違背了《何以》觀眾群的情感審美。雖有不時放出的粉紅刺激著觀眾的眼球,但沒有情節推動,再甜的吻吻抱抱也失去了附著,就好像這只有一把白砂糖,卻沒有食物供它去調味。
《何以笙簫默》新加入的幾條線索其實不乏看點,路遠風和蕭筱,甚至包括最后何以玫和張續,這兩段感情線在保證不喧賓奪主的情況下適當展開,應該會比應暉的陰謀使壞好看很多,幾段感情線各自推進,至少也不用讓劇集結尾像現在這般潦草,該有的交待都沒有落實。
表演:演得好是福利,演不好是權利
【偶像劇是否有顏就行?】
其實有時判斷一部偶像劇好壞的最快捷方式就是,試想一下該劇如果換掉演員,你是否還有興趣繼續觀看。《何以笙簫默》恰好可用這個方法來檢驗,天知道鐘漢良和唐嫣的個人號召力穩住了多少極有可能在中途流失的粉絲的心。
《何以笙簫默》中,鐘漢良依舊是穩定的演技和吻技,在并不大的角色發揮空間中,贏得了粉絲一邊倒的贊美,這是鐘漢良通過既往角色所積累下的人氣使然,何以琛反倒是要借了演員的光。很多人將鐘漢良的角色稱作“鐘以琛”,雖有粉絲的抬愛心理,卻也并不是毫無道理,鐘漢良為這個人物賦予了很多溫暖的色彩,雖然這可能不是小說中所描寫的樣子。唐嫣的趙默笙從播出以來便飽受爭議,那些為其維護尊嚴的發聲也顯得十分無力。唐嫣這次好像并不是在演一個渾圓的人物,而只是依據每場戲的要求做出相應的表情反應,對角色的處理著實有些單一片面。不過,對于國產偶像劇來說,演技似乎也并不是必不可少,和許多國產電影一樣,有閃亮的演員帶著臉來撐場,似乎就能滿足觀眾的“卑微”要求,演得好是演員的責任心,演不好,那也是人家的權利,反正時裝偶像劇的品質,一直就是這樣被透支的。
商業:過度消費,是作品還是產品?
【廣告泛濫,校園戀雙版】
《何以笙簫默》是一部被過度消費的電視劇,某種程度上喪失了其作為一部作品的藝術獨立性。向恒為了事務所聚會拿來的珍藏多年的好酒竟然是XXX尾酒,還特地為某車來一句“我這車自帶XX功能節油又環保”……滿屏滿眼不分時代、場合、可用性與否的廣告亂入,讓人不停出戲,甚至已干擾到了正常敘事的可信性。
而在資本之外,粉絲的呼聲似乎也對劇集形成了綁架,一場校園戀折騰出了兩個版本,為了長度達標還要一個都不能少,電視臺不想浪費素材(或者說不想損失長度),在編排上也只以“量大”為尊,新人的故事過于集中造成跳戲,最后兩天額外播放哇糖版校園戀更是個尷尬的舉措,如此榨取最大價值,創作者本身的訴求又體現在哪?
結語
在國產時裝偶像劇普遍不爭氣的當下,曾經希望《何以笙簫默》能為其振奮下精神,但沒有跳出以往制作思路的它終究還是難以承擔如此重任,舊派言情的故事也注定不能抓住時下女性最迫切的情感欲望。《何以笙簫默》也許本就不該被改編,它最好的宿命或者是一直待在記憶中的那個地方被人追念,無奈這個世界總是有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