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姓起源
鄭姓起源有二
一、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為黃帝裔孫后稷之后,其遠祖為鄭桓公,得姓始祖是鄭魯。
相傳黃帝之后,后稷承襲姬姓,傳十五世孫周武王滅商建周,稱西周。周厲王最小的兒子叫友,同周宣王是同父異母兄弟,周宣王在位二十二年后,即公元前806年將姬友封在鄭(今陜西華縣東)地,稱鄭桓公。周幽工時,鄭桓公任周朝司徒,他見幽王無道,諸侯強大,王權旁落,預感將有變亂,便把財產、部族遷移到位于河南中部虢、鄶兩國之間。桓公之子武公繼位后,乘護送平王東遷洛陽之機,于公元前767年和公元前769年相繼占領東虢、鄶兩國的土地,在新鄭一帶建立鄭國。鄭國共傳十四代,二十三君,四百三十一年,公元前375年為韓所滅。鄭氏公卿宗族紛紛外遷,桓公友的十五世孫魯遷居陳(今河南淮陽一帶)、宋(今河南商丘一帶)之間,以國為氏,稱鄭氏。
鄭氏源出姬姓,血緣始祖后稷,名棄。后稷母有邰氏,名姜螈。有邰氏是炎帝的后裔,姜螈是帝嚳的元妃。據《史記·五帝紀》:“帝嚳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高辛父曰嬌極,嬌極父曰玄囂,玄囂父曰黃帝。”這就是說,后稷乃炎黃二帝血統的總合。后稷的最大功績是發展農業,為中國奠定了“以農立國”的經濟基礎。按《史記》記載后稷下傳25世姬友是西周末期鄭國始祖。自黃帝到姬友,其世系是:
黃帝(姬姓)—玄囂—嬌極—高辛(帝嚳)—后稷—不窟—鞠陶—公劉—慶節—皇仆—差弗—毀俞—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古公直父—公季—西伯昌 (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厲王—宣王 (姬靜),姬靜封其弟姬友為鄭伯,謚號桓公。鄭桓公為鄭國始祖。
鄭國
公元前857年至公元前842年是西周第十個國王周厲王姬胡執政時期。周厲王剛愎自用,封殺言論,對敢言其不是的國人實行高壓手段,釀成“國人暴動”,導致厲王逃出王宮,由召公與周公二相行政,史稱“共和行政”。太子姬靜當時藏在召公家,得以幸存;14年后,厲王死,姬靜正式登基,是為宣王。他勵精圖治,立志中興,從家族中選拔能助其中興的人才,看中了同父異母的少弟姬友,把姬友封到王畿之地陜西咸林(今陜西華縣)為鄭伯(三等諸侯國),這是西周王朝最后一個分封的諸侯國。自此始有鄭國。
鄭桓公姬友受封后,把鄭國治理得井然有條,顯示了他的治國才能。周宣王視其才能,就請桓公入朝做司徒,掌管教化。不久宣王宴駕,幽王繼位,桓公仍在朝中任司徒。可是幽王無道,貪圖淫逸,重用壞人,不事朝政,演出了“烽火戲諸侯”的荒唐鬧劇。加之戎狄入侵,周王朝處于內外交困境地。朝中百官人心惶恐。鄭桓公為王卿士,憂國憂民,于是與太史伯商議:“王室多故,何所可以逃死!”(見《國語·鄭桓公謀遷國》)意思是問太史伯:朝政日非,國家將亡,鄭國的出路何在?太史伯是掌管各國文史資料的官員,為其分析了成周(今洛陽)四方侯國的情況,認為南、北、東、西四方都不是鄭國可去的地方,只有濟、洛、河、潁之間是個好地方,并指出:那里有十個子(四等諸侯國)二男(五等諸侯國)之國,虢、鄶是兩個大國,然而他們都驕傲自大,非常貪厭,你若以周朝有難為理由,借其一塊地方,安置家屬財產,他就不能不答應。可是,周王朝一旦有事,他必背叛,那時你以周王朝的名義進行討伐,定能得勝。如若得了虢、鄶之地,其他八國就會歸順于你。以你的才華對這塊地方進行治理,一定會大有作為。太史伯的建議,為鄭國東遷規劃了發展藍圖和斗爭策略,隨后他還語重心長地提醒桓公:“……王心怒矣,虢公從矣,凡周存亡,不三稔矣!……欲避其難,其速規所矣,時至而求用,恐無及也!”(見《國語·鄭桓公謀遷國》),這是忠告桓公,幽王已聽不進任何忠言了,他所信任的只有虢公石父了,周王朝不會支持幾年了,要遷就趕快遷吧!再晚就恐怕來不及了。
桓公聽了太史伯的忠告,當機立斷,先把家屬、財產寄遷于虢、鄶之間(今滎陽京襄城地帶)。這就是歷史上說的“桓公寄孥”這件事。為以后的武公東遷,開辟鄭國400多年基業,打下了基礎。也為滎陽鄭氏家族扎下了根基。鄭桓公則在“犬戎之亂”中,為保護幽王而戰死疆場,以忠臣的形象而名垂千古。死后葬在陜西驪山腳下。
公元前770年,鄭桓公死于國難,掘突嗣位,史稱鄭武公。鄭武公雄才大略,他在周幽王死后,與秦襄公、衛武公等一起擁立太子宜臼繼承王位,并護駕東遷洛陽,建立王城,史稱周平王。
鄭武公乘護平王東遷之機,先后滅掉虢、鄶兩國,并相繼把鄢、蔽、補、丹、依、蹂、歷、華納入鄭國版圖,推行“武公之略”,并娶申侯女武姜為妻。公元前757年(周平王十四年)生寤生(即鄭莊公),公元前754年(周平王十七年),生段(史稱京城大叔的公叔段)。
鄭武公保周平王東遷,為維護我國東周時期的一統局面貢獻了力量,而后又推行包括“釋放商奴,發展工商,繁榮經濟;開發灘涂,發展農桑,強國富民;興建鄉校,教化民眾,廣集民意;加固京城,擴建城邑,鞏固國防”的“武公之略”,為鄭國400多年基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鄭武公東遷后,由于護平王東遷有功,繼承了其父在朝中的司徒之職。平王也賜成周畿內虎牢之地,幫助鄭國發展壯大。鄭武公為強國提出了解放商人的口號。“商人” (或叫商奴)是殷商時期為甫王朝服務的中堅人物,其中有不少能工巧匠,他們多是有技術、會經商的能人,周滅商后被定為世襲奴隸,他們的人身和財產均無保障。
武公東遷后,看到他們是建設國家不可忽視的力量,就向他們宣傳:“你勿我叛,我勿強賈,毋或強奪,爾有利市寶貨,我勿與知。”(見《白話史記·鄭世家十二》)。 “商人”都擁護鄭武公,紛紛投奔鄭國,都愿做鄭武公的臣民,鄭國的力量迅速壯大起來。鄭武公依靠這批力量,開發“滎陂溉渚”的灘涂荒地,進而加固京城,擴建包括虎牢城在內的城池。并且還興辦鄉校,教化民眾,廣集民意,大大調動了人們建設鄭國、保衛鄭國的積極性,歷史上的“弦高犒師退秦兵”和“燭之武縋城退秦師”的故事,就是鄭國人關心國家大事,積極主動保衛國家的表現。鄭武公的進步政策營造了鄭國和平、安定、向上的生活環境。《詩經·鄭風》是當時鄭國祥和、安寧生活的生動寫照。鄭武公還把桓公寄孥的京城(今滎陽市的京襄城村)建成宏偉都城,這是武公東遷后建設的第一個都城。現在的京城遺址南北長1722米,東西寬1418米,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現存留在地面上的城墻有8段,約1000余米,最高處高10多米。夯土堅實,土層清晰,凡目擊者,莫不稱贊。以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建設如此宏大的工程,從一個方面顯示了武公之略的宏偉氣魄。此城漢代時設京縣,因超過縣城規定的標準而從城中東西建了一道城墻,群眾稱之為“橫城”,所以,現城址呈“曰”字形狀。
就在鄭武公雄心勃勃地推行“武公之略”的時候,周平王卻收回了虎牢以東一塊地方,迫使鄭武公不得不到鄶國故地,現新密市交流砦另建新都。公元前744年(周平王二十七年),新都尚未建成,鄭武公積勞成疾,不幸身亡,在位之7年。死后葬于三皇山上,此后三皇山就叫廣武山(今滎陽廣武鄉桃花峪村)。
鄭莊公因出生時難產,所以母親姜氏很不喜歡他,起名叫寤(wu)生。武公在位時武姜曾幾次建議武公立寤生之弟公叔段為太子,武公未從。武公死后,15歲的寤生即位,稱鄭莊公。
鄭莊公即位于武公為之創建的新都 (現新密市東南交流砦附近之古鄭城)。母親武姜首先發難,為公叔段請封,先要求封在制(今滎陽上街村),莊公以制地有虎牢之險,而且又與周王室正在鬧著糾葛而未應允。接著又請封于京,京是故都,需要得力人去鎮守,莊公答應了。公叔段少年英俊,很有才華,京城臣民都很愛戴他,稱他為“京城大叔”。《詩經·鄭風》的《叔于田》《大叔于田》,都是歌頌公叔段的篇章。段在京城經營22年,后因與母勾結,謀叛莊公,被鄭莊公擊敗而逃到共地。這就是《左傳》所說《鄭伯克段于鄢》的故事。
鄭莊公在解決宮廷內部矛盾的同時,積極擴充軍隊,廣開疆土,先伐衛,又與齊結盟伐翼、伐宋、侵陳,比武公更為激進,儼然以小霸自居,這就激起了周平王的不滿。公元前719年,周平王駕崩,桓王即位。桓王對鄭莊公不信任,起用虢公忌父取代莊公在朝之職。鄭莊公不滿,為此鬧到朝廷,導致周鄭關系惡化,以致弄到周王室與鄭國交換人質,就是歷史上說的“周鄭交質”。周王子狐與鄭公子忽,作為人質互相交換。鄭莊公又派祭足帶人割取溫地的麥子,接著又取成周之禾,周鄭關系進一步惡化。公元前715年(桓王五年),虢公忌父正式被任命為周王朝的卿士。公元前 712年(桓王八年)周王室又收回被鄭國占領的鄔、劉(今偃師南)、為(今孟津東北)、邗(今沁陽西北)等畿內之地,調換了原屬蘇忿生的12個邑,即溫(今溫縣境)、原、郗、向、樊(均在今濟源境)、懷、顯成(今武陟境)、攢茅(今修武北)、盟(今孟津東)、阱 (今沁陽西)、聵(今獲嘉北)。這些地方,同鄭國隔著黃河,實際上是衛、晉兩國的勢力范圍,不僅增加了管理麻煩,還增加了與衛、晉兩國的矛盾與磨擦。鄭莊公對此耿耿于懷,數年不去朝王。公元前707年(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免去莊公朝中司徒之職,又親自帶領諸侯聯軍討伐鄭國,被鄭國的祝冉射中肩膀,史稱“射王中肩”,當祝冉再射一箭時,被莊公阻止,說:“君子不欲多一人,況敢凌天子乎!”并派祭足慰問桓王,這一方面說明鄭莊公作為“春秋小霸”已有能力與周王朝抗衡,另一方面仍作為周王朝之公卿,對周王朝的抗拒是有理、有節的。
公元前701年(鄭莊公四十三年),鄭莊公病死,享年57歲,葬于今新密市境內。鄭莊公治理鄭國43年,是鄭國的極盛時期,此時鄭國疆土,南建櫟邑 (今禹卅市),東建啟封(今開封),北與衛、晉交錯,西控鞏、洛,脅宋迫許,威加北戎,常受王命伐叛臣,抗王命主公道。鄭莊公有功于中原地帶的開發與發展。
鄭莊公死后的27年間,鄭國發生了四位公子爭奪君位的內訌。莊公傳位長公子忽,公子忽即王位,稱昭公。不到三個月,公子突與鄭相祭仲在宋國的縱容與支持下,即把昭公趕到國外(衛國),公子突即位稱厲公。此時,周王室也發生了“王子頹乏亂”,把周惠王趕下了臺。鄭厲公(子突)站在惠王一邊,在櫟地(今禹州市)接待了惠王,并協助周惠王平定了“子頹之亂”。周惠王因厲公勤王有功,又把以前收回的虎牢以東地方重新給了鄭國。周鄭關系隨之緩和。鄭厲公不愿做祭仲之傀儡,企圖謀害祭仲,結果因泄密,被祭仲趕到了蔡國。昭公又被召回當國君。昭公以高渠彌為卿,高渠彌以數諫昭公不聽,殺昭公立子(氵師),又造成了鄭國新的矛盾。當時厲公在宋、齊、蔡、陳等列國和周王室的支持下,偏居鄭地櫟邑(今禹州市),子泖當了九個月國君,便被齊侯殺掉,高渠彌亦被車裂而死。鄭國實權又歸祭仲。因祭仲與厲公不和,只好從陳迎回公子嬰為君,厲公與子嬰同時存在。由于子嬰在位14年,始終沒有年號,故史冊均把子嬰列在厲公世序之下。公元前680年 (子嬰十四年),鄭厲公自櫟北上,得到當時鄭相傅瑕支持,傅瑕殺子嬰及其二子,接納厲公。此次厲公復國,深知權臣禍國,便殺了傅瑕,自己獨立執政,至此鄭國四公子奪權之爭平息下來。從公元前743年鄭莊公即位到前673年鄭厲公卒止,70年間鄭國東遷后的第二都城在鄶國故地(今新密市交流砦附近古鄭城)。幾次較大的事件,如公元前719年(周桓王元年),宋、陳、蔡、衛聯軍伐鄭,圍其東門五日;公元前 712年,鄭伐許,公孫闕與潁考叔爭車等事件,都發生在這里。《詩經·鄭風》的《將仲子》、《有女同車》、《溱洧》等篇,都是這一時期的民歌。
文公遷都 政局穩定早在鄭莊公在位時期,他就看中了昔日黃帝建都有熊的地方,并著手在這里建造一個規模更加宏偉、開闊的都城。到文公捷時期(前671年,文公二年)正式遷都于此,就是現在的“鄭韓故城”。
鄭文公執政的45年,其時宋、魯日衰,齊、晉、秦、楚新興,鄭國處于王畿之地,是列強爭奪的焦點地區。因為鄭文公能正確處理同各國的關系,或拒盟,或會盟,都從本國的安全與穩定出發,換來了鄭國的和平發展。加之遷都新鄭和整頓內部的重大舉措,都對鄭國的鞏固與發展產生了巨大的作用。文公執政45年間,先后經歷了與鄭國有關系的會盟、拒盟、伐鄭、救鄭等25次重大事件,鄭國能在大國爭霸的夾縫中生存下來,確實不易。文公時期除遷都之外,還有兩件事值得一提。一件是公元前 636年(文公三十七年)周王室發生了“子帶之亂”。周襄王被逐,避難于鄭,鄭文公迎周王居于京城,這是鄭國的又一次勤王行動。從此京城改為“京襄城”,現在的京襄城村,尚有襄王走過的地方“御路崗”,襄王居住的地方“老王嚼”等遺址、遺跡;另一件事,是“燭之武退秦師”,燭之武是個做蠟燭生意發了大財的“商人”,有人把他舉薦給文公,文公沒有重用。他在秦國做蠟燭生意,對秦國貢獻很大,所以,和秦穆公關系很好。在晉秦結盟圍攻鄭國都城時,鄭文公接受別人建議,請他去退秦師,燭之武原為商人,出于報君王釋“商奴”之恩,用繩子縋于城外,見了圍鄭的秦穆公,陳述滅鄭不如存鄭的道理,秦穆公接受了燭之武的規勸,退兵返秦,解救了鄭國。總之,鄭文公執政 45年,尊周王、睦鄰邦、寬下民,贏得了鄭國前所未有的穩定與發展,對鄭國延續了 400多年的基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鄭國后經鄭穆公(在位22年)、鄭靈公 (在位1年)、鄭襄公(在位18年)、鄭悼公 (在位2年)、鄭成公(在位14年)、鄭嫠公 (在位5年)、鄭簡公(在位36年)、鄭定公 (在位16年)、鄭獻公(在位13年)、鄭聲公(在位38年)、鄭共公(在位30年)、鄭哀公(在位8年)、鄭幽公(在位1年)、鄭儒公(在位27年)、鄭康公(在位21年)等 15位君王的治理,雖歷經艱難曲折,但畢竟又延續了240多年。此時正是我國歷史上的東周列國時期,這個時期的東周天子,實際上已是形同虛設。但任何一國要想稱霸,都需要打著周天子的旗號,于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經常發生。憑鄭國與周王朝的關系和所據的地理位置,鄭國便成了諸侯稱霸必須爭奪的重要地區。歷鄭國14代23君431年中,大小戰爭約140次之多,而鄭穆公之后的242年就有90多次,其中被伐42次,出兵伐別國31次,并滅掉許國。在緊急關頭被其他諸侯國所救11次,出兵救別國有2次。
鄭穆公,在位22年。母親生他時,夢見天使贈予蘭花,因而得名曰“蘭”。他的父親鄭文公接受厲公時期宮室內訌的教訓,內忌思想嚴重,為防止重蹈公子內訌的覆轍,把群公子逐出國門。公子蘭奔晉,后成了晉將。在隨晉伐鄭時,因避開伐鄭圍城,受人稱道。鄭文公在周王、列國與國人輿論壓力下,把公子蘭接回了鄭國。文公辭世,公子蘭繼承君位,稱鄭穆公。公子蘭剛即君位,就遇到秦穆公伐鄭的大事,鄭國販牛的商人弦高,在販牛的路途上,遇上侵略鄭國的秦兵,把自己的12頭牛送給秦軍,假說是鄭君派他送牛來慰問秦軍的,以麻痹秦軍的斗志,他便趁機向鄭君急報秦軍入侵的消息。鄭君一面準備迎敵,一面派人游說。秦軍得知鄭國有了準備,才順便滅滑國而還。回師途中,被晉國借機打敗,毀掉戰車300乘。
鄭穆公即位之后,正是晉、楚爭霸中原的歷史階段。為了本國的安全,也為了周王朝的利益,鄭穆公不得不利用外交手段,時而服晉,時而屈楚,而晉、楚都決不讓鄭國被任何一國滅掉,這就換來了諸侯國多次救鄭的局面。現在,泰國鄭氏宗親總會以蘭花做會徽,其來由即因穆公名蘭。
鄭子產,子產為鄭成公之少子,又名公孫僑,幼年仰慕周公為人風度,養成仁愛、忠誠、謙遜、敦厚的性格。子產是春秋時政治家,為鄭卿士后,從調整同各國的關系著手,以擺脫親晉則楚伐、親楚則晉伐的被動局面。他首先改善同東鄰宋國的關系,又勸說簡公(鄭國國君)親自到晉國請和,然后又派人出席晉、楚、齊等國在宋國的會盟,與周圍諸侯國都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簡公二十一年又派人赴晉報知與楚國修和的情況,得到晉國的諒解。而后又親自陪簡公赴楚發展睦鄰友好關系,同時向楚國申明與晉國保持友好關系的立場,爭取楚王的諒解。子產的睦鄰政策,為鄭國爭得了數十年的和平環境。子產為相的數十年中,鄭國基本無戰事。子產死后不久,鄭國就又卷入了戰爭旋渦。
鄭儒公,鄭儒公是幽公的第二子,在位27年。此時,韓、趙、魏三家強分晉國,冊立諸侯,齊、楚、燕、秦各自為政。戰國七雄形勢已初具雛形。鄭國幾個要邑被晉國奪去,地盤縮小了一半,曾為鄭國興盛做過一定貢獻的商民紛紛外流。而韓武子對鄭國的侵犯愈演愈烈,奪走了雍丘(今杞縣地)。國都(新鄭)受到威脅,至儒公十五年 (前408年),被迫把國都又遷到京城,同時動用民力、財力加固長城(從今滎陽崔廟鄉的王宗店至新密市的茶閹,共長工4320米),鞏固西部邊界后,采取避強擊弱、遠交近攻戰略,出兵聯齊伐衛,奪取了衛國主要城市毋丘(今山東曹縣境內),獲得很多戰利品。此后又誓師出擊,奪取韓國負黍(在今登封境內),8年以后(前400年),鄭國又傾其全力,攻襲韓國首邑陽翟 (今禹州市),使鄭國又顯振作景象。在此關鍵時刻,楚國又伐鄭,鄭國失敗。儒公為媚楚而殺相國駟子陽,引起國人反對,內部嘩變,君臣離心,駟子陽黨徒弒儒公,立幽公之弟乙為君,是為鄭君乙,即鄭康公。
鄭康公是鄭國最后一位國君,在位 21年,康公即位之初,駟子陽黨徒掌握政權,剛從韓國奪回的負黍又叛鄭歸韓,這對鄭國是一沉重打擊。康公二年,魏國又從北邊侵鄭,奪去酸棗山(今延津境內),建立酸棗山城。鄭康公十一年,韓國乘機傾師伐鄭,一舉攻取陽城。鄭國在此修筑之長城被攻破,鄭國國土只剩下今滎陽和新密、鄭州新鄭一帶。鄭國在此狹小地區苦斗了r0年,鄭康公二十一年(前375年),韓哀侯對鄭國發動最后一次進攻,殺掉國君,兼并領土,建都于新鄭(今鄭韓古城),歷時431年14世23君的鄭國遂亡。
鄭國被韓國兼并之后,鄭幽公之子公子魯率鄭國部分宗室人員、軍隊、民眾倉皇出走,在陳、宋之間(今河南淮陽、商丘二帶)擁公子魯為首領,襲“南里君”,此后就以國為姓,表達對祖宗的紀念,自此鄭姓開始出現。這標志著鄭姓時代的開始,但并不是說只有隨魯公外逃的鄭國公族才姓鄭。
由于種種原因滯留故里的鄭國宗室人員,雖成了韓國臣民,他們也都以國為姓,積極參加開鑿滎澤(現鄭州西北)、圃田澤(現中牟西圃田鄉一帶)的大渠。在這些水利工程中,鍛煉出一位有名的水利專家——鄭國,他被韓王派往秦國游說修渠,以消耗秦國國力,使其無力東征。秦國沒有看破其目的,接受了鄭國的建議,征調大量民工,由鄭國主持修渠,鄭國以此為韓國延長了數年之命,也為秦國立下萬世之功。渠成之后,關中一片沃野,無兇年,秦國因之成為富庶之邦,隨之兼并諸侯,統一全國。秦國為了感激鄭國修渠功勞,把這條渠命名為“鄭國渠”。還有一支是鄭國東遷后,留在原址(陜西華縣)的一些鄭國宗室人員,在戎狄入侵時,逃到今漢中地區建“南鄭”,后來成為秦國的南鄭縣,其宗室子孫,亦以鄭為姓,散居四川、陜西各地,秦軍將領鄭安平就是這一支的代表人物。另外,在今山東費縣城東,有一支最早的鄭氏,這是鄭國建立初期,周王室將魯國境內祭泰山用的枋邑交給鄭國管理,鄭莊公時期,鄭國和魯國將枋、許作了交換,鄭國只留下“邴”(即今山東費縣城東18里)的地方,作為祭泰山沐浴更衣的地方,并有宗室人員駐守,鄭國滅亡后,也以國為姓,成了山東早期的鄭氏。
二、少數民族中的鄭姓
關于少數民族中的鄭姓問題,情況比較復雜,與漢族鄭姓的關系也較為明顯,即血統源流基本不同。其中如回族中較有影響的鄭姓人,其得姓原因是由于明朝皇帝朱棣的賜姓,亦即明代航海家鄭和養子鄭賜的后代。從血統上看,他們原是來自西域的外族人,其血管中流淌的血與漢族完全無關,只是因為生活在漢族的大家庭中才被同化,改用了漢族人通常所用的姓氏,姓鄭。至于其他少數民族中的鄭姓,情況也與回族中鄭和一支大致相同。在今天可以考知者,除回族中有人姓鄭以外,又有土家、朝鮮、瑤、京、納西、白、哈尼、裕固等民族。
土家族 土家族鄭姓的來源與其某些家族在讀音上近似于“鄭”的發音有關土家族主要生活在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四省交界處,人口570多萬。族中的鄭姓來源極早,大約在兩漢時就有人以鄭為姓。據《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記載,東漢時巴郡南郡蠻中有5大姓,出自武落鐘離山,其中之一便是鄭姓。巴郡南郡蠻亦即土家族的前身。到了唐代,樊綽所編撰的《蠻書》中也說巴人有4大姓,鄭姓仍是其中之一。不過,一般認為早期的鄭姓與后來所說的姓氏含義不同,所指的是一個鄭姓部落,因其在讀音上近似于漢字“鄭”才被以鄭相稱。另外,由于“鄭”字在土家語中的讀音近似于“陳”,因此鄭姓有時又被稱為陳姓。如在《蠻書》中就是鄭、陳并稱,各自為姓。由此可見,土家族鄭姓的得姓原因是由于族中一部分人的家族稱謂在讀音上近似于漢族人的“鄭”,在載入漢族人編撰的典籍時便以“鄭”相稱,此后相延成俗,也同時被這些土家人所接受。
目前土家族中的鄭姓人口為數不少,仍保持著大姓之一的位置。由于相傳鄭姓在發展中又分出了周、李二姓,所以三姓間至今還保持有互不通婚的習俗。
朝鮮族 遠古的朝鮮族人居住在朝鮮半島山谷中,至新羅第三代國王始分封授姓,其中珍支部被封鄭姓,朝鮮族主要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人口190多萬,其血緣與古代生活在朝鮮半島上的民族有關。根據近人的研究結果表明,朝鮮族經常使用的姓氏有100多個,幾乎全是漢族姓氏,其中鄭姓的使用者相當多,與金,李、崔、樸并稱為五大姓。
朝鮮族人以鄭為姓,起源于遠古的傳說時代。據朝鮮人編撰的《三國史記》記載,早期的朝鮮入居住在朝鮮半島的山谷之中,分作6個部落,至新羅第三代國王時始分封授姓,其中的珍支部居住在觜山干珍村,更名為本彼部姓鄭。當然,在另一部朝鮮人的著作《三國遺事》中則有另一種說法,認為當時被賜姓為鄭的是沙梁部的人,本彼部被賜的姓氏是崔而不是鄭。今天看來,無論哪種記載更符合事實,都不影響鄭姓為朝鮮族古老姓氏之一的地位。
史書中所謂新羅國王對本國民眾的賜姓,若歷史上確有其事,則發生在高麗國統一朝鮮半島以前,亦即中國的唐朝時期。當時的王公貴族仰慕唐朝的官家巨姓,并借用這些巨姓作為自己的姓氏,于是當時稱雄唐朝的崔、李、鄭等姓氏便被移植到朝鮮半島,成為當地王公貴族的姓氏。后來,高麗統一了朝鮮半島,普通百姓也被允許使用姓氏,使鄭姓在當地的使用人數迅速增多,再經過以后近千年的發展,鄭姓終于成了當地大姓之一。至近代時期,原生活在朝鮮半島北部的人因當地發生饑荒而移居我國東北,形成朝鮮族,其中便有大批的以鄭為姓的人,以至使鄭姓進一步成為朝鮮族的大姓之一。
瑤族 瑤族鄭姓屬于盤瑤十二姓之一,來源于一個十分古老的傳說。相傳在遠古時期,評皇和高皇爭天下,評皇懸賞捉拿高皇,并答應以公主作為有功之人的賞賜。結果一只名為盤瓠的神犬咬死了高皇,得以娶公主為妻,生下6男6女,自相婚配,并各自受姓命氏,其中的一人便是瑤族鄭姓的族先。后來,一些漢族人為了逃避賦役,來到瑤族聚居的地區,與瑤族人交錯雜居,對外也自稱瑤族。久而久之,這部分人便融入瑤族中,成為瑤族人的一員。在這些人中,有一些也姓鄭。
京族 京族鄭姓人數較少,據50年代中期的戶口統計,姓鄭的人僅有1戶,居住在瀝尾島中間村,是當時31個姓氏中人數最少的姓氏。從那以后,鄭姓人數又有所增加,但遠遠低于其他姓氏人口的增長速度,在京族中仍是人數最少的姓氏之一。
納西族 納西族鄭姓是歷史上遷入納西族居住區的漢族人的后代,后來才融入納西族。其中的一支來自江西,約在明清時遷到今云南麗江一帶,從此便留居當地,繁衍生息,如今已是納西族鄭姓中影響最大的一支。
哈尼族 哈尼族鄭姓人的姓氏來源較晚,一般認為直到明朝中葉才開始使用姓氏。據《臨安府土司官志》記載,明朝弘治初年,知府陳晟把《百家姓》中開始兩句的“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8個姓氏分別讓當地的土司使用,哈尼族從此才有了鄭姓。后來,一些哈尼族人在與漢族的交往中,受漢文化的影響,也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漢字“鄭”,成為哈尼族鄭姓的新成員。如今,哈尼族有人口100余萬,經常使用的姓氏有30多個,鄭姓便是其中之一。
裕固族 裕固族鄭姓是族中著名家族之一“增斯恩”(又稱增坷斯)名稱的漢字同音對譯和簡化。增斯恩家族原以增斯恩或贈坷斯為姓,后因姓氏過于繁復,便隨例簡化為漢姓鄭。如今,鄭姓在裕固族中也是較有影響的姓氏之一。
白族 白族鄭姓大多尊奉唐代南詔國執政官鄭回為祖先,在血統上與漢族鄭姓同源,如今在白族中也擁有較多的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