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姓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十分漫長的艱辛過程。從燕國晚期燕易王之子姬昇奪位不克,自燕都薊城避奔遼東襄平,易姬為鞠得姓開始,到第四世鞠武“聘歸本國”(《高安鞠氏族譜原世小引》)任燕王僖之子太子丹太傅,鞠氏又回遷到薊城,秦滅燕后,為躲避追殺,鞠武率三個兒子輾轉流落到汝南郡,在《族譜原世小引》中留下了“郡號汝南”的記載。隨著政權的更迭,汝南鞠氏逐漸從隱蔽轉為公開,家族從汝南郡逐步發展到北部的常山郡和東部的平原郡。到第十一世鞠譚入仕京城,鞠氏從平原郡遷到西漢京都長安,由于“東平王劉云瓠山立石事件”牽連,鞠譚被貶削職為民,于是“率子鞠閟,避難湟中,因居西平,改鞠為麴”,鞠氏又從長安遷徙到西平郡。經過200多年發展的西平麴氏因為反對曹魏篡漢,在西北地區至少發動了四次大規模的武裝割據,被曹魏當局鎮壓后進行了殘酷的剝離和遷徙,魏明帝太和三年(公元229年),當局將西平麴氏大部分遷往金城郡治榆中,從而完成了麴氏郡望從西平向金城的轉移。其中麴氏的一支離開西平后,經過數千里艱辛跋涉,直接遷徙到東萊黃縣定居。在東萊,他們悄然恢復原來的姓氏——鞠姓,從此開始了鞠氏在膠東的歷史存在,這支鞠氏稱東萊鞠氏。
歷史上,東萊鞠氏在膠東一帶至少形成六個大的聚落。一是從劉宋到北魏直到宋元時期,以鞠彥云祖孫為代表的黃縣都鄉石羊里(今龍口市下觀村);二是唐代前期,以第二十九世鞠景沂任職淄青節度使司為標志的“密州高密濰水江北高陽城下”(今昌邑市丈嶺村);三是以第三十七世鞠玉潤及其子孫鞠真、鞠仲謀為代表,從晚唐至元代晚期的密州高密東鄉陶哥莊(今高密市姚格莊);四是以鞠偐祖孫為代表,從晚唐到北宋末年的黃縣和孝鄉扈順里西野基村(今龍口市冶基村);五是南宋以后一直延續到今天,以元朝登州太守鞠思誠為代表的登州文登西樓村(今山東文登市);六是從明朝永樂前期一直延續至今天的大嵩衛海陽千戶所(今山東海陽市)。可以確定,當代中華鞠姓都是由以上六地,在不同歷史時期源源不斷地遷出到全國各地。
在這種不間斷的遷徙中最主要的路徑有三條,第一條是上文提到的鞠彭率眾跨海北渡遼東的路線;另一條是從膠東腹地向東擴展到半島邊緣的文登一帶;第三條則是向南遷徙到達高密并通過高密進一步向南發展。在這三條遷徙途徑中,從黃縣到掖城、平度、高密、諸城、莒縣、臨沂、淮安、揚州一直遷徙到大江南北,中華腹地的遷徙通道最為著名,從隋唐到元代,大部分鞠姓先民都是通過這條通道遷徙到全國各地。在這條通道中,淮安山陽因為依傍運河,成為最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和集散地,很多鞠姓先民在從早期的東萊郡或五代以后的登萊二州向南遷徙中,都在這里棄車乘船,或許有的便在此長期定居下來,發展成為當地的高門大戶,因而留下了“山陽衍派,太傅分支” 這著名的宗祠對聯。
在鞠姓先民的遷徙中,有“官遷”和“民徙”兩種形式,一般情況下官遷的遷徙脈絡比較清晰,譜牒相對完整,泛字井然有序;而民徙的大多都沒有家譜,泛字無法接續,乃至過了許多代,到家境好轉想要續譜時,竟無法確定來自哪里,去向何方。在種種因素造成的遷徙中,當然也有早期遷出膠東,過了許多代又回遷的情況。
江西吉水水南吟村鞠氏就屬于官遷,據記載,吟村鞠氏的一世祖鞠昭烈字萬里,唐懿宗咸通二年(公元861年)任虔州(今贛州)左司理(相當于法院的審判官),五代后梁太祖朱晃開平元年(公元907年)“敕贈統兵授大將軍領兵討寇”,因平叛有功被朝廷授予廬陵(今吉安)府衙。這支鞠氏在北宋熙寧和南宋景定年間先后經歷了兩次大規模修譜,至今仍然保存著唐代老譜的《按文》和《授姓之圖》,按語記載:按舊譜云“唐貞觀十二年正月,上命吏部尚書高士廉等官采訪諸州縣名氏族時定,汝南、萊州二處鞠氏同是一宗,有司格狀申戶上部,以傳不朽。舊譜故載,其鞠授姓于后稷,今歷數千百年之久,亦不敢去其圖重前修也。”《授姓之圖》記載:-后稷-不窋-鞠陶-傲-金英-昭烈-吟村。南宋景定年間纂修的鞠氏族譜中,收錄了文天祥為之所作的序言,文氏寫道:“古之姓氏不長不一,或因君賜姓,或因官而姓,或因土地而姓。唯鞠氏之姓其來遠矣,由后稷之孫鞠陶為始也......一旦出示厥祖之本末,乃知其祖自唐受爵,至五代迨于圣宋,歷歷皆朝宦,勤勞王家,自北而南,豐功盛德蓋亦有年矣......”據傳,南宋末年,當蒙元進犯吉安時,鞠氏一呼百應率先抗元,曾遭到元軍的大肆殺戮。至今,吉水水南吟村鞠氏仍然保留著掛有“東牟舊第”“世魁第”牌匾的宗祠。
唐代是一個十分重視出身門第的朝代,官員選拔,朝臣任用都要考察出身,從唐太宗派高士廉在全國范圍內調查知名氏族,到一百八十年后唐憲宗命林寶撰寫《元和姓纂》,充分反映了那段史實。可以想象,為了適應皇家口味,世人從此開始編纂家譜,致使不利于前程的真實歷史得到隱瞞,隨意攀附權貴一度盛行。只是鞠氏的出處就出現了四個版本:一說來源于戰國時期“燕易王之子姬昇,因與其弟姬噲奪位不克,避難遼東”的改姓(《高安鞠氏族譜》);一說來源于西周始祖后稷之孫鞠陶(《吉水吟村鞠氏族譜》);一說來源于春秋魯國第一代國君伯禽,“鞠氏之先,伯禽之裔也”(王禹偁《鞠常墓碣銘》),一說來源于北燕鞠武。經過研究認為,鞠陶是鞠氏的命姓祖,太始祖只是以他的名字“鞠”來命姓,鞠陶本人和后代仍然姓姬;而“來源于魯之伯禽”乃是提供者的一家之言,被王禹偁寫進墓志中,《路史》中也沒有發現鞠氏來源于伯禽的相關記載;只有《高安鞠氏族譜》的源流出處可信度最高,證據:一是記錄完整,從公元前320年至今,一直以直系單線的形式記錄了78代,有名有姓。二是真實性較高,在最近發現的《吉水吟村鞠氏族譜受姓圖》中,明確記載,鞠昭烈嫡傳于鞠敖。按高安譜載,第十三世有親兄弟兩人,兄鞠敷為《高安鞠氏族譜》的嫡系先祖,弟鞠敖的傳續在高安譜中未予記載,但卻是吉水吟村鞠氏的嫡傳先祖,而且標明“祖居萊州”,親兄弟倆在兩支不同的族譜上相遇,使高安譜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得到進一步印證。可想而知,鞠昭烈家族當時南遷時,走的應該也是這條通道。
而“鞠氏三兄弟”的遷徙就屬于民徙。元朝末年,在山東境內爆發了著名的紅巾軍之亂,這些頭扎紅頭巾,號稱“農民起義”的暴民燒殺搶掠無所不為,所到之處白骨蔽野,民不聊生,人們迫不得已躲避山林,遷居他鄉。一位鞠姓朋友公布的家譜資料說:我始祖原籍登州黃縣野雞溝,自元末明初避紅軍之亂,兄弟三人逃于沂邑西南召忽莊。后文清祖居莒州,文錫、文周祖雙居召忽。所謂“野雞溝”,即今龍口冶基村。經調查,冶基村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確實存在一條南北走向,高出地面四米多的大溝,試想在人跡罕至的古代,那里雜草叢生,是珍禽野獸理想的棲息地,俗稱“野雞溝”也是可能的。就是這個野雞溝,宋代碑刻稱之為“野基村”,由此推定,宋代的官稱“野基村”是由俗稱“野雞溝”轉化而來,而如今的“冶基村”是古代“野基村”的音轉字訛,絕不像有些文章解釋的是古代“萊子國”的冶煉基地。如今,三兄弟的家譜雖有流傳,但對這支鞠氏到底是“古居茲土”,還是來源于野雞溝,第十世和十三世篆刻的兩塊祖碑卻意見相悖,而三兄弟的前世至今仍查無所蹤。當初“召忽鞠氏三兄弟”始遷時走的也是這條路線。
元朝末年由于戰亂和災荒,山東境內十室九空,成為千里無人煙的荒僻之地,山東現在的鞠姓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后遷過來的。這種由政府組織的大規模的移民,有軍墾戍邊的軍人集體調動和山西、河北民間移民兩種形式。據乳山市志記載,明洪武三十一年守衛海陽千戶所的二十四個姓氏的軍戶中就有鞠姓軍戶。
明初為防倭寇侵擾,朝廷曾經將地處云貴川交界“烏撒衛”的士兵成建制的調往山東沿海守備屯田,他們先從陸路到重慶乘船沿長江順流而下,直抵江蘇揚州,然后轉道大運河北至淮陰棄舟陸行,取道贛榆、諸城、膠州而達即墨各地。所謂“云南移民乘船而來”,即指此而言。這些調到膠東地區的軍戶,大多都是當初追隨朱元璋起兵,祖籍在蘇皖北部和朱的家鄉鳳陽的有功軍校,由于在云南攜家帶眷居住的時間較短(據考證只有二十年左右),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就難怪他們的后代只記得蘇皖北部的祖籍而不記得云南的家了。在居住地,這枝鞠姓和其他云南軍戶一樣都被當地人稱作“小云南”,經考證所說的“小云南”不是地域名稱,它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對“一個移民族群”整體的俚稱,是山東土著對千里迢迢來自云南軍戶移民集體的民間稱謂,就象東北人對山東移民叫“小山東”,中原人對四川過來的人叫“小四川”一樣。這里的“小”是俚稱,“云南”則是地域名稱,并不專指云南某地。
經考證,海陽所鞠姓的始遷祖叫鞠釗,也就是傳言被封為“定遠侯”的那位鞠姓軍戶老祖,明朝永樂初年遷入海陽所。關于鞠釗的原籍有兩種說法:《海陽鞠氏族譜》說“原籍湖北”,而《海陽市志》說“原籍南直隸常州府江陰縣”,經過考證筆者采信后一種說法。就是說鞠釗當初是在江陰參軍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那么元末明初的江陰鞠氏又是從何而來?通過閱讀《大宋故廣文助教西平郡鞠儼墓志》碑文得知,來源于鞠儼的孫子北宋朝散郎右贊善大夫江陰知軍事借緋鞠傳式。
北宋的江陰軍是以管理江陰軍事為主兼管地方行政的一個軍政合一的特殊建制,當時的江陰軍管轄范圍很大,西到今天的常州,東到張家港,江北管轄靖江全部,泰州、如皋一部,勢力涵蓋大江南北。知江陰軍是當地最高軍政長官,相當于六品,由于朝廷規定四、五品著裝大紅官服為服“緋”,六品不夠服“緋”而特許服“緋”的為“借緋”,就像現在的“正處享受副局待遇”,這是一種榮譽的象征。鞠傳式任江陰知軍期間必定是攜家帶眷,由此認定鞠傳式應是江陰鞠氏的始祖,三百多年后的鞠釗祖籍江陰,說明他應出自鞠傳式的直系后代,只不過此時已是家道中衰,無奈只有參加朱元璋義軍南北征戰另謀出路。
據海陽鞠氏家譜記載,鞠釗單傳清,清傳七子,排序為“茂盛成興旺富貴”,其中第五子旺傳二子,長曰躬,幼曰寶,躬傳東山、南山、北山,寶傳西山。家譜又載,鞠釗“以軍功隸大嵩衛”,其子鞠清官至通判,相當于知府助理。明朝實行職業兵制,軍人死亡或退休要由兒子按長幼順序襲替軍職,這種襲替要經過專業部門的嚴格考核,一般降五級錄用,看來鞠清的七個兒子中,經過考察由第五子鞠旺替職。遷徙海陽所的鞠釗一支子孫旺盛,到清朝初年已是枝繁葉茂。有清一代海陽所鞠氏竟出了七位進士,其中鞠珣于順治三年中第,官居廣東道監察御史;鞠珣的兒子鞠宸咨于康熙初中第,歷任陜西按察使升甘肅布政使。最近,乾隆十七年中進士第,時任廣西學政的鞠愷寫給四弟乾隆二十一年舉人曾任安慶府同知的鞠懙的三封家書公諸于世,閱讀這封三百多年的家書感慨萬千,鞠愷在信中對四弟的仕途前程關心備至面授機宜充滿了殷切希望,據記載鞠愷、鞠懙也出自海陽所村。傳說當時海陽所鞠氏的門臉很大,每任知縣上任伊始必先拜訪鞠氏。海陽所鞠氏的后代,沿著白沙鎮念頭村,南黃鎮西羊水村的路線遷徙到膠東半島腹地的文登、棲霞一帶,與原住鞠氏合流,后來大部分渡渤海闖關東,遷徙到東北各地。
還有一支是由冶基直接東遷到文登的鞠氏,稱為原住鞠氏。據光緒《文登縣志》記載:鞠彥昌墓在城外東北隅,香山東嶺有墓碑,元至正十四年立……碑云“鞠氏系后稷子不窋之后,自汝南遷居登萊,安塋于黃縣野極,自大唐生祖鞠積為相國,五代潰亂東至文登縣,家于城焉,敘次思誠太高祖以下至其二子凡七世,支分派別,族姓繁衍,實為當時著族”。碑文所述鞠思誠乃鞠彥昌嫡孫,生年不詳,歿于元至正二十三年春(公元1363年),以王事歿于登州太守任上,從縣志記載的“弱冠遠游十余年”分析,去世時大約四十七歲左右。按時間推測,鞠彥昌及鞠氏家族碑是鞠思誠在登州太守任上所立。經分析,從“鞠積至鞠思誠子傳七代”應該是南宋嘉定或金大安時期,與上文所說晚唐五代的鞠積至少相差250年。這就產生多種判斷結果,要么兩者不止七代,要么鞠積東遷要比五代時期晚得多。筆者認為,文登原住鞠姓如果真正來自冶基,鞠積東遷應該就在北宋末年鞠杲彈劾張惇遭夷族之禍的年代。一篇文登家譜提供了很好的佐證,其序言說:“鞠族……宋代移居濟南東郡……又徙居文邑東關北浩文山下居住”。按常理避難遷徙續寫家譜往往比較隱諱,“濟南東郡”是否暗指地處濟南東部的黃縣冶基村?碑刻還記載了鞠彥昌以下四代詩禮傳家的事跡,說鞠彥昌博覽儒書尤通史事,在出工疏通膠萊河道時,肩挑重擔仍手執簿書;其子鞠通在衙門做事,不管公務多么繁忙依然手不釋卷;其曾孫鞠資母親去世,在墓前搭建一茅廬,守孝三年終日祭奠哭泣,連路過的人都被感動的流淚。
史志記載,鞠思誠是文登西樓村人,與鞠思誠同時期也出自西樓村的還有鞠孝恭。鞠孝恭,原名鞠思孝,翰林國史院編修,元大德年間任寧海州學政授從仕郎,鞠孝恭通今博古,文辭具佳,本縣當時的碑志大多為其所撰。其中最著名的有撰于元泰定五年的“寓真資化順道真人唐四仙姑祠堂碑”影響深遠,被列入《登州府志》。同樣載入史志的還有鞠鉞,鞠鉞家族是文城士紳,明朝正德中期劉六劉七暴亂,襲擊文登大興殺戮,城中戶口“減七為三”《文登縣志》,年僅十八歲的鞠鉞與未婚妻于氏同時被俘押至城南寺,變民逼迫鞠鉞屈服被大義凜然的拒絕,于是慘遭殺害,于氏悲憤至極遂觸石而死,被當地百姓譽為“文登雙節”,明朝政府專門為其刻石立傳。
從《高安藍坊鞠氏家譜》記載的公元前三世紀開始,第一世鞠昇為肅慎駙馬,第二世鞠期為幽州尉,第三世鞠元厚官授挹婁太守,第四世鞠文官拜盛都長,鞠武授燕太子丹太傅,鞠斌無記載,到《資治通鑒》記載的公元四世紀鞠彭跨海北渡遼東投奔慕容鮮卑,任前燕國樂浪郡太守和大長秋,前燕攻占膠東后,其子鞠殷又以前燕國尚書左丞的身份移任東萊太守;從鞠彥云墓志篆刻的其祖母為昌黎韓氏,其妻為武威賈氏,到《新唐書》記載唐太宗征高麗時,契丹“大酋辱紇主曲據又率眾歸,即其部為玄州,拜曲據刺史,隸營州都督府”;再從唐代武則天時期,末代高昌王的侄子,時任左武衛大將軍交河郡王的麴崇裕,娶青海國皇侄親慕容儀為妻等等史實分析,不難看出,西平麴(鞠、曲)氏、遼西鞠(麴、曲)氏,與世代生活在遼西地區的肅慎、挹婁、鮮卑、契丹及其遼西慕容氏、青海吐谷渾氏都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中原鞠氏在與遼西少數民族長期雜居過程中不斷地被同化,前文提到的契丹大酋“曲(原文記載可能是“麴”)據”就是這種被同化的例證。鞠殷南遷東萊后,留在遼西的鞠氏(麴氏)的一部分又不斷地向東遷徙進入高句麗,并跨過對馬海峽到達倭國,乃至在今天的朝鮮、韓國、日本都有著古老的鞠姓存在。
在各種因素造成的遷徙中,任職導致的遷徙,在我國歷史上多次人口大滅絕的洗禮中,經驗證具有強大的生存權和生命力,正是這種因職務升遷而造成的分衍和遷徙,使得鞠氏在歷次磨難中,將僅存的一點微弱的生命之火得以延續,乃至發展到今天在全國范圍內已經具有24萬人口規模的姓氏。
鞠姓家庭的遷徙過程充滿了痛苦與艱辛,他們或避難,或躲災,或迫于生計而隱姓埋名。由此在鞠氏家族內部或民間盛傳的“鞠麴一家 ”“鞠曲一家”“死鞠活曲”之說絕不是無稽之談。這種不得已的隱姓埋名,改換門庭的作法,極大的限制了鞠姓家庭的發展,這應該是鞠姓到目前仍然是小姓的原因之一。但鞠姓在逆境中求生存求發展,他們忍辱負重、不屈不撓、前仆后繼,終于融入了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繁盛中國大地!
|